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正文

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结果公布

发表日期:2014/5/13 9:49:49 出处:本站 作者:梁月茹 有797位读者读过

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结果公布

各小学:

4月中旬,全区31所小学分成六个教研片进行了片级赛课,产生了12名选手在上坊中心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课堂教学激烈角逐,经综合评定,现将本次比赛结果公布如下:

序号

   

 

 

1

湖熟中心小学

周晓

一等奖

2

清水亭学校

王孝玄

3

江宁中心小学

孙金华

4

上峰中心小学

朱述良

5

上坊中心小学

杨松

6

江宁实验小学

孙茂龙

二等奖

7

麒麟中心小学

张庆坤

8

铜井中心小学

李天成

9

陶吴中心小学

凌健

10

陆郎中心小学

吴倩

11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吴晔

12

淳化中心小学

赵捷

希望获奖教师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2014-5-12

 

 

 

附一: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综述(铜山中心小学   卢昌福

2014578日,为期两天的江宁区小学体育教师优质课评比及展示观摩活动在上坊中心小学落下了帷幕。比赛的间或,参赛选手说:“结果并不重要,经历就是财富!”;观摩教师说,“收获颇丰,不枉此行!”;评课的老师说“感受很深”。两天的评选活动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考和启迪。

此次活动我有幸参加,并全程听了12位来自各教研片选拔出来的青年体育教师执教的体育课。纵观12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体育课,他们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以及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基本上都反映了每位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既有共性特点,也有亮点闪现。 

现对12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作一简单的综述:

一、精彩纷呈

1、注重技能教学

赛课教师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技能教学得到凸显,体现了学科的性质。12节课中,赛课教师都能够以运动技能教学为载体,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多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

江宁中心小学的孙金华老师所执教的《原地侧向投掷纸球》给评委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课堂教学围绕运动主线,设计了数个多人合作学练的内容,把“石头、剪刀、布”游戏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并以此导入到投掷教学中,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俱佳。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孙老师采用学练探究用口诀→师生慢动作同步练挂图对比找体验等对所学技能进行强化巩固,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合作学练中很好地掌握了 “侧向”和“投”的两个重要的连贯技术动作。

人们通常都说,讲一千次不如示范一遍。清水亭学校的王孝玄老师对此把握非常到位,王老师能针对小学生感性认知强的特点,多点示范,为技能教学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用“小战士学本领”建立动作概念;分组两边投掷强化技术动作熟练程度;分组对照挂图及拉限制线以提高投掷动作的出手角度等,学练方法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教学效果明显。

2、改变学练方式

观看了12位赛课老师的课,可以感觉到我区小学体育教学正在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湖熟中心小学周晓老师、陆郎中心小学吴倩老师在投掷教学中并没有先入为主地讲解、示范投掷的技术动作,没有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是让学生在场地自行玩纸球,特别是提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让手中的纸球砸地反弹达到最高,以提高快速挥臂速度。在学练中,两位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症结所在。上坊中心小学杨松老师、上峰中心小学的朱述良老师都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投掷体验、尝试,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总结出侧向投掷的技术要点。教师再进行归纳、提炼,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学练,最后通过游戏竞赛对所学运动技能加以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元评价   

12节参评课中各种评价手段被充分运用,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独评等各种评价形式,并注重每个教学环节和练习过程中的评价。上坊中心小学的杨松老师在评价学生投掷时说:“同学们加油!你们最前面第一道线是投掷达人线;第二道线是投掷新秀线;同学们投掷结束时达到第一道线的同学高高地举起双手,达到第二道线的同学高高地举起单手,有进步的同学请拍手”,短短一句话反映了杨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核心理念的深刻把握。

4、教学效果明显

本次12位赛课老师在赛课中都采用了不同组织形式和学练方法,充分保证学生的学练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有参赛教师都能把每节课的学生练习密度保持在40%以上,有11位上课老师学生练习的平均心率达到120次以上。由此可见,参赛老师为学生的技能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学练时间。

二、商榷之处

1、组织形式合理性有待提高

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器材的合理运用都应紧紧围绕课时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次评比课中,部分教师在队伍的调动随意较大。如: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场地上,在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站点进行集体性的热身操及相关活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进行另外的站位。这样既节省了队伍调动的时间,也让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时间变得更加充裕。

2、教学口令准确性有待提升

此次教学比赛中,部分教师的教学口令出现的偏差,首先是的哨音的规范,该吹哨时不吹,不该响哨时乱响。有位老师在某个环节教学中讲一句吹一声哨,讲一句再吹一次哨,有那个必要吗?另外,对于哨音,整体感觉年轻教师哨音没那么干净利索,没那么响亮,略感沉闷。其次,跑步成便步的口令,很多老师喊成了跑步成齐步走,细微之处有待充实。

3、教学安全重要性不能忘

安全就是最大的“健康”,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在安全上欠考量,课的质量就无从谈起 。例如:垒球投到了老师或同伴的脸上、身上。这些问题一定要避免,无论在什么场合上课,安全这根弦不能松。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进行场地器材的安全布置;对学生身体和技能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对各种潜在危险能进行准确预测和排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千万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或存有丝毫侥幸心理。

三、一点小建议:

1、师傅及其团队把课设计得再好,执教教师如果不深入研究、体会也不能够把课的精彩之处展现出来,所以,上课教师需在多方面进行磨练。

2、不要把精力放在器材、场地的布置的布置上,要多研究教与学的针对性上,要多考虑细节,细微之处见功力。

3、在课堂教学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与处理考验着青年教师的教学智慧。

附二:获奖教师感悟之一(湖熟中心小学  周晓

幸运之神总会眷顾好学上进之人

“给大家两天时间准备,后天进行校级赛课,表现好的教师将代表学校参加片级赛课”。接到学校通知,我们体育组决定大家一起钻研教材、建立课堂基本框架,集思广益,制定、修改教案。我坚信,团结就是力量,不管最后谁参加片级赛课,都代表湖熟小学。可能是因为我性格的原因吧,所执教的班级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好,最终我被学校推出来代表学校参加片级赛课,从此我便迎来了整整三个星期的“战斗”。

在麒麟中心小学举行的片级赛课是我第一次在校外上课,心里有些许的担忧。于是,我便在江宁中小学体育教研群里找到麒麟中心小学的申莉老师,向她询问了孩子们的一些情况,在聊天中我接到一个“噩耗”,本次赛课的内容为五年级投掷与游戏,可是……,要知道,我一直准备的都是三年级的投掷与游戏,这可怎么办呀!还好,在我焦急之时,麒麟中心小学的申莉老师很热心地帮我打电话询问情况,发信息告诉我快点重新选择内容,这个时候,距离赛课仅仅只有三天了。

一切从头开始,陌生的教材,陌生的学生,顿时我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幸亏有师父在,有我们的团队在,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让我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沉下心来,我开始设计和编写教案,让师父修改之后,我又将教案发给了陶吴中心小学的杨伟老师,请他帮我看看教案的学习目标、重难点预设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让我吃惊的是,杨老师居然打电话给我,还让我抽空去他学校试上一下,真的不知道此时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我当时的心情,除了感谢就是感谢。

在师父李兵和杨伟老师的帮助下,在我们团队教师的鼓励下,片级赛课时我没有太紧张,但还是由于我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缺乏,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课堂上灵活度不够,游戏次数没有掌控好,最后放松和小结处理得太草率。下课之后,看课的教师都说课上得不错,但是我自己知道,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我暗暗告诉自己,如果可以出线,我会加倍努力,珍惜机会。

爱笑的人总是幸运的,我非常坚信这一点。晚上我接到通知说我出线了,意味着我至少可以拿到区级二等奖,真的好开心好开心哦!

事隔两天收到区教研员包老师发来的短信,祝贺我们杀出重围,顺利出线,并通知我们到上坊中心小学进行抽签以及和学生见面。时间如此紧迫,最关键的是这次赛课的内容和我片级赛课内容的又不一样,转来转去,我又回到了起点,一切得从头开始。

经过片级赛课,我学会了融合,学会了变通,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将自己准备的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和五年级原地向前、向后抛实心球整合到一起,取精去糟。思考再三,我决定把区级赛课的内容定位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并积极构思课的基本框架,确定投掷练习的队形,素质练习、游戏和主教材的搭配,以及练习器材的自制与选择等。

428,抽签的日子到了,我五点钟就起来了,好紧张,睡不着,自己对着镜子讲述今天和学生见面时要交代的事情。我是第三个到达上坊中心小学的赛课老师,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看着一个个进来的都是高高大大的男生,压力顿时直线上升,十二个赛课选手里只有两名女生,唯一可以安慰自己,放松一点的理由就是我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如果赛课比不好,不是很丢人。抽签很顺利,抽到了自己预定的年级,可是在我到三(5)班与学生见面的时候,他们的任课老师告诉我说:“这个班不是很好,孩子们很调皮”,上坊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也告诉我,这个班的孩子很调皮,这些,又一次使我陷入了迷茫。但是,当我见到孩子们之后,我反而很喜欢他们,我喜欢这种轻松的氛围。

接下来,我就开始了一轮轮的磨课,我上遍了我们学校三年级所有的班级,还用四年级、五年级的孩子们进行试上,可是课堂效果一次不如一次。可以说,我快到了濒临崩溃边缘,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晚上睡不着,早上四点多就醒了,学校的老师们看到都说我又黑又瘦。我不断给自己减压,告诉自己尽力就好,可是随着赛课日子的逼近,我的压力比原来更大,我想过放弃,消极的思想伴随我好几天,后来我把想法讲给师父听,他不断地鼓励我,为我加油。。

第二天,师父请了陶吴中心小学的杨伟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杨老师像上次一样,从教案到课堂,一一进行点评纠正,告诉我示范动作要怎样做,语言要怎样组织,杨老师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听了他的点评我收获很多,后来他谈到自己的赛课,谈到徒弟凌健老师积极的准备,这使我觉得不应该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应该努力拼搏一回,幸运之神总是会眷顾好学上进之人,付出总会有回报。

赛课的日子如约而至,在体育组老师的陪同下我来到上坊中心小学,进入校门看到有赛课老师在上课,我好紧张哦!,心里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对结果要求太高,只要能顺顺利利的把每一块内容进行完,就可以了。就这样,下午两点钟到了,我的课开始了。好奇怪,进入课堂之后,我一点也不紧张了,反而很兴奋。孩子们表现得也非常好,但是,在课的后半部分,由于天气炎热等原因,课堂中有两个孩子的脸色出现了泛白,我的第一反应是让他们停止练习,到阴凉地方休息,可此时我是在赛课,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到课的效果?我灵机一动,在第一次游戏时将跑改成了快走,第二次游戏改成了成两路纵队慢跑至阴凉地,并且比一比哪一组最安静,队形最整齐。这样做,既保证了游戏的效果也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不管评委怎样看,至少我自己认为我这样做是合理的。但是,说实话,我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课终于结束了,走到评委们面前,他们都夸奖我说很灵活,遇事能很好的处理,将学生带到阴凉处是本节课的亮点,听到这些,我不安的心放下了,深深的松了口气。

    赛课就这样结束了,心里的大包裹终于可以落地了。可是,不知怎的有种“失恋”的感觉,这些日子的备战,让我感觉很充实,突然停下来有种不知所措,这两天依旧四点多起床,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只想说句“你很棒!坚持就是胜利”。

    在这次赛课中,我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特别感谢我们的体育组,我的师傅李兵主任,更要感谢陶吴中心小学杨伟老师对我的指导,是你的激情、阳光感染了我,是你,让我知道怎样去积极的“备战”。此次的赛课旅程,是我从教经历中的一次很好的历练,它让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心理素质得到了锤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加油!

附三:获奖教师感悟之二(清水亭学校小学部  王孝玄

汗水与坚持,收获精彩人生

经过校内选拔,再到片级赛课,最后区级赛课,三次赛课,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修改教案不下几十遍,磨课不下十几节。每次都遇到问题都在仔细的琢磨、思考,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加的有效。工作三年多来,校内教研课、示范课、区级公开课有过几次,但那毕竟没有竞争,只要把课上好,学生不出什么差错就可以了。但是,赛课不同,要求更高,更严,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更为突出,多名选手的竞争,不仅要求把课上好,还要上得有水平,对于我这个没有一次赛课经历的人来说,确实不知如何是好。

首先第一关是校内选拔,因为我校专职体育教师较少,可以说校内选拔就是我和另外一位年轻教师万老师之间的竞争,我俩的导师樊老师让我俩各自准备一节课,表现好的就代表学校参加片级赛课。片级赛课内容是三年级投掷,我教的是一年级,而且只教过一、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和教材都不是很熟悉,而万老师是教三、四年级的,对学生和教材内容较为熟悉点。经过一周的准备,体育组的教师进行选课。万老师的课,教学情景设置很有意思,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由于对学生的组织不是很到位,教辅材料没有利用完整,教学组织上有所欠缺。而我由于教材的不熟悉,所以教法和游戏内容的安排较为简单,在教学组织上比较顺利,学生都能跟随我的节奏进行练习,教学组织上算是优胜了,因而也就获得了出线的资格。

接下来就是片级赛课,校内选拔的课就是以片级赛课的内容而定的,在我试上后,教研组就展开可讨论,我的课必须要有新意,而且内容的安排还要再紧凑些。樊老师让我重新设计一下我的课,因为是同同课异构“原地侧向投掷”,所以想要出线,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于是,樊老师先让我自己思考,自己寻找思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用了一周的时间准备教案,反反复复的琢磨和修改,花了两周的时间收集准备道具,因为道具是用纸箱做的,所以每天下班后都去水果店买水果顺便收集纸箱,然后带到学校用剪刀和裁纸刀进行裁剪,道具完成后刚准备要试上的时候,天开始下雨了,而且教研室发通知说片级赛课的时间提前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心里的那个着急啊,下雨又上不了课,也没有室内馆,就只有等天气转好了!

在赛课的前两天,天气终于转好了,一大早就让迫不及待的让三年级体育老师帮忙把他们的学生带出来进行试上,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真的很大。本来精心准备的道具,完美的教学设计,在真正遇上实践课时真的是不堪一击。整节课还剩十分钟不到的时候就上不下去了,学生整个都乱了,学生根本不听从我的指挥,

在后面的教学部分,学生基本都是在玩自己的,突然感觉很失落,自己辛辛苦苦,那么认真准备的课就上成这个样子,实在太受打击了。

上完课之后,樊老师看出了我心中的焦虑,于是和其他几位体育老师给我做分析:

1、课的设计很用心,看出来下了功夫的,光道具估计就准备了很久,很不错。

2、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你上来给学生玩游戏,用盾牌保护自己,用纸球砸对方,你上来就跟学生灌输的思想是什么?我这节课就是要砸到人,就是以砸到别人为目标,所以开始的导入就是有问题的。

3、教师的语言组织,学生为什么不听你的?你有没有讲到位,学生是听你教师指挥的,你的指令都不明确,学生还怎么理解,他不理解又怎么会听你的?

4、教师的口头语不要太多,而且讲话不要随意,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好像很好讲话么,很随意,这样学生就会很松散,注意力容易分散。

经过樊老师的一番讲解之后,我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是我没有处理好这么多的细节,仔细想了之后,确实是自己的教学意图出现了问题,于是马上回到电脑前进行修改,把课的整个思路又重新整理了,下午放学的时候拿出新的教案给樊老师看,樊老师把带我到操场进行模拟现场说课,一字一句地对我的话进行纠正,对我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筛选,如果可以就过,不行就重做。樊老师对我语言的组织,教学细节的把握,教师的教态,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策略都一一的进行讲解,不知不觉,下班已经很久了,我真的很感动。等到第二天再次进行试上时,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我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

23号下午在办公室同仁的鼓励下来到汤山小学进行片级赛课,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出线并获得参加区级赛课的机会。刚刚松口气的时候,第二天樊老师就找到我了,要我仔细想想区级赛课的内容,晚上准备好,明天给她看看。但是我因为半个月前就定好要外出培训,并且明天就出发,四天培训,临时换不了人,所以我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就出发了,结果在出发当天的中午就接到通知,区级赛课的时间定在了589号,想想四天外出加上五一放假,磨课的时间就剩五天的时间了,时间又要来不及了。

外出回来之后马上就进行了磨课,因为抽到的是四年级的课,而且时间又短,所以决定沿用上次片级赛课的内容,对细节方面进行改进和强化。由于我本身是教一年级的还带班主任,本来课务和事情就比较多,加上又逢学校全校小手操比赛和大课间整改,事情一下子聚在了一起,身心疲惫是可想而知的,但一直坚持着,特别是搭班的主科教师能够主动帮我分担课务,减轻我的压力。在经过四次反复的试上和修改,特别是在樊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区级赛课的内容都能顺利地完成了,虽然这次上课还是有点遗憾,但是整体还是比较成功的。

对于本次赛课自己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课的设计。

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置适当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景的设计要能引出你的教学内容,要注意的是,如果确定内容后一定要进行试上,因为纸上谈兵的和实践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正如我开始设计的“萝卜小战士”那样,希望同学们通过小战士之间用纸球的互砸引出投掷内容,结果整节课变成了学生用纸球砸到对方为目标的学习,导致最后的教学无法进行下去,虽然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根本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教师的语言与教学组织

教师的语言要简明,干练。上课讲的每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做什么,每句话之间的连接是否缜密,特别是对学生的要求要讲清楚,如:听到老师哨音怎么做:长哨音(集合)、短哨音(看老师),不要有多余的话,因为,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也不愿听过多的话,带着学生边做边进行练习,这样效率高,效果明显。上课的过程要了然于心,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进行过渡,把每个环节要做什么都想清楚,在交替的地方都仔细琢磨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完成,在上课之前要充分的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解决。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学过程中肯定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特殊的学生,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要及时的提醒学生,口令、哨音、教师声音大小的变化以及走到学生的身边提醒他都可以。这次赛课我班有个带助听器的女生,她在第四排,在进行拿纸球不扔出去的练习中,我在第一排发口令,她两次都没有听指挥,不仅把球扔出去了,而且还砸到了前面的同学,这个时候我就跑到了她的身边,站在了她的身后发口令练习,这样不仅能从后面看到学生的练习情况,发令时那个女生能听的更清楚了。

五、突发情况的灵活处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发情况随时可能会出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切不可一带而过,因为如果解决不好,后面还有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次赛课在结束时由于对时间把握不准,最后僵在那里,以为结束时裁判会示意,结果不知道时间有没有结束,让学生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耽误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忘记最后的评价部分,算是一个小遗憾吧。

58赛课终于结束了,但我知道这仅仅是个小磨练,这次的赛课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让我明白一个人是无法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是多么的重要。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樊友凤老师,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体育学科带头人,从她身上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感谢她一直以来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课间,午休,下班后她都坚持帮我磨课,修改教案,特别是语言组织这一块都帮我逐字逐句地进行纠正,直到她满意为止,这对我的自己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这次区级赛课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次磨练,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提升。此次区级赛课,我感觉到我师父樊友凤老师的人格魅力,她,德艺双馨。更感觉到我们体育组教师团队力量的强大,因为团队,我才会收获希望。收获更加精彩的人生。

附四:赛后寄语(教研室  包德明

提升教学反思品质贵在“四多”

 “经验+反思=成长”(美国波斯纳)、“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林崇德)。这些至理名言,深刻说明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但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三个式”:一是应付式。把写教学反思当作“任务”完成,东拼西凑,复制摘抄,只是为了应付差事;二是肤浅式。教学反思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忽视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发展需要等诸多方面深层次探究和理性化的思考;三是总结式,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只是盘点汇总阶段教学,或者仅停留在检讨工作的得与失,缺乏提炼,根本不可能再有改进、拓展与创新等。这些“公式化”的反思,与反思真谛背道而驰,写的数量再多、时间再久,也是徒劳无益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反思,提高反思品质,则贵在“”四多。

一是“多形式反思”。所谓多形式反思,就是指反思不拘泥于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反思成果。如:反思日记,轻松记录教学过程的得失、体会与感悟;或反思札记,简要摘记一节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和心得;或再教设计,根据教学得失,重建教学设计;或教案批注,在原教案中通过旁注、点批、总评、串析呈现点滴思考;或问题单,将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一时捕捉到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或教后随笔日记,用笔记的形式对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析和反省等。这样的反思轻形式,重实效,根据教师的特长与喜好,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反思形式,呈现反思成果,就是最有效的反思。

二是“多角度反思”。所谓多角度反思,就是用审视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反思教学活动。面对特定的教学案例,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分析和探究,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反思才具有深刻性。

三是“多维度反思”。所谓多维度反思,就是反思不局限于教学环节的某方面,而是系统梳理教学过程和各环节。既要传承教育教学显性优缺点,也要挖掘教育教学背后隐性的利与弊。为了达到这种广度,可以设计适合的反思表格,进行多人分工合作。就教学设计方面,从目标设置、教材搭配、场地器材、教法选择等方面梳理;就教学过程方面,从讲解示范、学法指导、组织队形、资源利用、多元互动、时间分配等方面梳理;就教学效果方面,从技能掌握、运动负荷、情意表现、课堂氛围等方面梳理;就教师素养方面,从语言神态、口令指挥、动作示范、课堂机智等方面梳理,针对这些细微指标,梳理出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并给予重建建议。

四是“多联横反思”。所谓多联横反思,就是打破局限于一节课例的反思定势,将同类点状反思进行横向联系,组合形成反思成果的方式。

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飞跃。体育教师要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用心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炼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教师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