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 诚
发表日期:2012/5/24 10:39:2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739位读者读过
忠 诚
——从教四十年的点滴回忆
上坊中心小学 张正其
一九七二年春,江宁县政府为了缓解农村师资紧缺矛盾,决定在当时县“五·七”干校开办师范班,招生一百二十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当时是一无教室,二无食堂。开学典礼是在山坡上举行的。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八个鲜红的大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自己为之奋斗了四十载。以下是个人从教以来的点滴回忆。
一九七三年夏,我们这批学员由于形势需要提前奔赴教育第一线,没有编制,属民办教师,当时谁也没有怨言,我被分到上坊中学任教。
一九七五年秋为了普及初中教育,领导安排我去佘村山区创建帽中,除了两名教师(我和马治国老师),三十七名学生,其它一无所有,三间生产队牛房作教室,请木匠临时做了一块黑板。天冷了,牛房要关牛了,林业队的蚕房又成了教室。修修补补一呆七年。当时初中学制两年,初一、初二两个班,四名教师,没有设备,没有水电,没有操场跑道。四名民办教师拿着生产队劳动力的平均工分,月收入二十元左右。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没有作息时间,节假日是繁重的义务劳动。在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德、智、体综合素质一点也不差,统考名次排在全乡前列。运动会比赛成绩总分超当时的全日制上坊中学。恢复高考制度后,本村帽中每年中考都有数名学生考取江宁县中及中专学校。已故老校长魏田福多次在不同场合说:“佘村山里人不笨,每年都能飞出金凤凰。”到九二年统计时,本村共考取大、中专生三十多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改变办学条件,大队决定移走一个小山坡,盖十间校舍。用炸药爆破后把土石移走,大约苦干了两个多月时间(暑假期间),教师没有假日,参加义务劳动。板车轮胎、钉耙用坏了,不知换了几次。手上布满水泡、老茧,说不清楚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从来没想过,也从来没提过加班费这个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信念——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有了这个信念,每位教师的工作都是忘我的!
八十年代农村体制改革,取消了人民公社,成立了乡政府。上级领导打算安排我弃教从政。说实话,当时基层干部要比民办教师强多了,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强于民办教师。为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两次回绝了领导的好意:一次是八二年要本人出任大队会计,一次是九一年安排我干村支部书记。当时的乡党委陈本根书记对我无奈地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从你的出言吐语中看到你对教育事业的不舍。你虽未改行,但我们仍是好朋友……”为自己不愿改行这事,好多人说我呆、傻!部分村民对我感到失望。后来反思为什么群众对自己寄予厚望,很可能是自己的态度决定的。日后有党员、群众和自己交流说道:“凭你张老师的人格魅力当我们的书记是不会差的。”自己感到很惭愧,因为乡亲们过奖了。
一九八七年领导安排我任佘村小学校长。由于诸多原因,佘村小学是较艰苦的地方,地理位置偏僻(有人称其为上坊的西伯利亚),文化落后。自至佘村任教就强烈意识到责任重大。自己没有能力迅速彻底地改变面貌,但凭着自己的良心完成工作,从点滴做起,从不懈怠。前任老校长说:“小张,你不是校长,但起到了校长的作用。”并反复建议上级领导让我负责佘村小学工作。上任后,凭着执着的信念及在村里良好的人脉关系,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带领教师们逐步完善学校的设施,通过省合格学校创建验收。同时也锻炼了一批年轻教师,通过艰苦环境的锻炼,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各个学校成为管理者及教学骨干,这是得到领导及同行们认可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撤并学校,中心校一直轮流分配师范毕业生到佘村山区任教。交通、生活、教学等条件都很艰苦。这些刚出校门的年青教师个个都很争气,人人能吃苦,个个肯干事,工作效率高,这与当时的学校管理有很大关系。把每位新分来的教师当作亲人,校长是保姆,老教师们主动传、帮、带,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思想。在教学上手把手教他们,并经常请领导、名师到学校辅导他们,带领他们一门心思开展工作。教室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教师们的工作辛苦着,但同时又快乐着。
二00二年春上坊小学实行“一镇一校”,有六十年校史的佘村小学并入上坊中心小学,撤并校时的我的心情是伤感的。由于长年操劳,身体状况堪忧:慢性鼻咽炎发作时常常失声,血压一直很高,此时我感觉到了工作时的力不从心。领导为了关照本人身体,让我打扫行政楼卫生。十年如一日,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论干什么都要尽心尽力,有的教师开玩笑说:张老师,这地给你拖的都能当镜子了。这些年来,虽然“无官一身轻”,但对学校的发展仍怀有一份责任心。三任校长主持工作,本人都能做到仗义直言。对个别教师的不良表现,抱着从关心、爱护的愿望出发加以帮教。我不断告诫自己:人老了,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对自己负责,对子孙负责!
国家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上坊小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质的飞跃。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不能忘。忘记了过去,意味着背叛。全体同仁应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不负父老乡亲的重托和希望。超越前辈,超越自我,在退休离开岗位时,能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这辈子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到了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