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坊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表日期:2008/5/5 8:42:3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16位读者读过
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 上坊小学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展内涵,创新机制,以法治校、依法办学,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强化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办好特色教育,鼓励个性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质量过硬、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具体规划 一、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健全学校各条块考核制度、人事制度和评估制度,强化科学管理,推进民主进程。 二、严格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继续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强化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强化安全责任,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以教科研为抓手,校本培训为基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能通过各种学习、培训、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等手段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业务水平、教科研能力。 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观念,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力争各科成绩在全区中达到中上游水平。 五、进一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的校园精神。德育工作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采取措施强化对学生的常规管理,特别是加强外来工子女的管理。充分发挥打工子女学校作用,使得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和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七、以生为本,自主创新,拓展特色教育,弘扬创新精神,鼓励个性发展,扩大特色成果,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个性突出的合格小学生。 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投入,确保学校“生机比”达到指定标准。结合实际,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用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构建信息网络化学习体系。 九、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和办公条件。创建“五室”(技能创造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网络学习室、校史室)。创建南京市绿色学校,创建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 具体措施与目标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1、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新型人事管理体制。 用改革推动学校的发展,加速实现与整个教育管理体制接轨。逐步推行和落实“教职工岗位聘任制”,打破了 “铁饭碗”“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激活了学校的内部活力。 2,进一步健全岗位考核机制。完善《上坊小学职工岗位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工作量评估方案》等制度,力求管理的科学化、规划化、民主化、人性化、法制化。增强了教师的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一个“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氛围。 3,进一步实施“科学+感情”的民主管理新模式。 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各项工作有效、有序开展。做好校务公开,在硬性管理上力求科学公正,在软性管理上增强感情投资,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创设一个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 二、强化教师道德素养的提高,力争显著改善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行风建设 。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制教育,依法治教,严格遵守“三要八不准”,使学校有良好的教风、校风。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工程”和文化建设、岗位练兵、教学观摩、理论研讨、典型示范等系列活动,造就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做好每学期校、街道、区、市等各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的评选工作。继续争当区先进学校。 2,骨干教师培养上要有新突破。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名师培养计划》。结合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参加骨干培训的主动性。结合区教育局“十百千万”教师发展工程,积开展培训、学习、展示等活动,构建区、校两级培养网络。首先上好四类课,培养三个层次的教师,以此来推动课堂及整体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四类课是:公开课、申报课、推荐课、同课异构课。三个层次的教师是:小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并相应拟定四类课的评课标准,客观公正地评课,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要求是: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骨干。在“十一五”期间内,力争培养出多名区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 3,加强校本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十一五”期间,使学校教师的大专率达62%以上,本科学历达10%。普通话合格率达90%,第二轮信息技术合格率达100%。80%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4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50%的教师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60%的教师能对外上公开课;30%的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5%以上的教师成为区学科带头人或青年教学标兵;30%的教师有独立承担的研究课题并撰写有研究课题的经验、论文和成果。40岁以下的教师一年内最少要有1篇学术论文或教改成果获奖,40岁以上教师一年内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三、教学教研 1、 落实课程计划,深化课程改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严格按照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每一门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围绕“理念要新、双基要实”的目标,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上好每一节课,以多种形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真理的探究过程及其发现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加强课题组建设,申报十一五省级课题,创新科研机制,自加压力,努力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举办区级以上公开研究活动和成果展示,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唤发教师勇于探索的积极性,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深层内涵,显著提高本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及综合业务水平。 3、强化现代化教育意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家长的要求,学校开始开设计算机课,五年内,实现全校师生70%会使用电脑操作,可以利用校园数字网络查阅信息资料、参与讨论、建立个人主页。 4、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以课堂教改为契机,主抓教学,狠抓教研。要组织我校教育科研小组,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研究、实验,要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优势,保持和市、区教研室的密切联系,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择研究课题,承担实验研究,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科研和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实施。通过教育教学实验,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指导我校大面积教育教学改革,把我校教科研和校本研究真正落在实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更好的教学效益。 四、加强德育,提升校园品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基本法制观念的培养。按照“知、情、意、行”的道德规律去教育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为。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成为一种常规训练。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又要注意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2)教师应做出榜样,让学生模仿,在不断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发展良好的习惯。(3)在班集体中积极营造勤奋、刻苦、严谨和注重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的学风,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外因作用。(4)重视后进生和外来工子女的转化管理。积极探索新方法,创造新思路。一方面继续落实学校、家长定期联系制度,督促家长关心子女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生活、习惯、学习等多方面入手,耐心教育,细心辅导,真心关怀。使他们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健康的成长。 3、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校园精神。重视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少儿艺校的课堂质量,以此为载体开展以航模科技、书法绘画、小报制作为主题的特色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努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通过积极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保证特色教学“四落实”:即时间上落实,内容上落实,场地上落实,师资上落实。在管理上,既要重视活动课、综合实践、少儿艺校的督察评价,又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展示评价。用成果汇报、作品展览,竞技竞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效果的机会,通过评优活动巩固特色教育效果。 4,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齐头并举,着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学生。低年级测评,合格率达到100%,中年级测评,合格率在98%以上,高年级测评,合格率在95%以上,毕业率100%。各年级体育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体育锻炼达标率90%以上,音乐、美术及其他课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教学条件 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个计算机教室,以达到学生数与电脑数比为15:1,接通宽带网络;建成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网络管理中心。各科教学所需电教设备、器材、教具图书均要达到市级先进水平,全面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加强电教组建设,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建设塑胶运动场、建设高年级运动场,建设停车场。完成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校园净化、美化、亮化,使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家园,学生学习的乐园。 分年度目标与实施: 1、第一年目标(2006年2月—2007年2月): (1)硬件设施改造: 改造阶梯教室,建成多媒体演播室 改造校园围墙,净化校园环境; 建设学校校园网,机房全部上宽带 建设校史室、技能创造室、无烟学校、心理咨询室、网络学习室 (2)软件建设要求: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师生犯罪率为零,不发生教师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事件或其他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 逐步改革与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良性的校园竞争氛围; 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严格执行财务及收费政策,继续保持收费规范; 新增江宁区骨干4名; 教师普通话、现代教育水平、外语水平达到省规定标准; 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接近区统测平均水平; 承担江宁区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2次; 开设信息技术课; 认真做好十一五省级立项工作; 区运动会力争保住前五名; 航模、书画特色明显,获奖人数多,层次高。 2、第二年目标(2007年3月—2008年2月): (1)硬件设施改造: 建设塑胶运动场; 建设校园电视系统,能够达到现场直播的双向控制效果 建设图书阅览室 (2)软件建设要求: 加强德育特色建设研究,形成富有学校个性的德育网络 继续改革与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在岗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8%以上; 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越过区统测平均水平; 承担江宁区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2—3次; 加强十一五省级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争创市模范职工之家; 航模、书画获得多项奖励。 3、第三年目标(2008年3月—2009年2月): (1)硬件设施改造: 进一步建设图书室和电子图书室,增加藏书量,提高使用率; 教师办公室适当配备电脑; 争创南京市绿色学校; 争创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 (2)软件建设要求: 继续改革与创新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自己学校独特的管理模式; 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9%以上; 新增江宁区青年标兵1名,区骨干教师2名 在区千分考核中进入一等; 各学科教学质量超过区统测水平,位置进入区前15名。 承担江宁区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2——3次; 第二轮信息技术培训通过率达100%; 完成江苏省级课题的立项和中期研究工作;个人课题普及面广; 科技航模特色基础不断巩固,成果显著; 4,第四年目标(2009年3月—2010年2月): (1)硬件设施改造 建设校园电视台; (2)软件设施改造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精品校园; 无重大事故发生; 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0%以上 再新增江宁区学科带头人或青年教学标兵1名;骨干教师若干; 各学科教学质量超过区统测水平,在前13名的基础上越位争先; 承担江宁区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2次; 完成江苏省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完成新课题立项工作; 区运动会上继续保持优秀成绩,航模、书法、音乐等活动在全区活动中均能获奖; 5,第五年目标(2010年3月—2011年2月): (1)硬件设施改造 校园布局更趋合理,美观;环境优雅美化,散发文化气息。 (2)软件设施改造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德育成果显著; 无重大事故发生; 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2%以上 再新增江宁区市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若干名 保持教学质量在江宁区教学统测中进入前12的位置,力争上游。 承担江宁区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1—2次; 做好省级或国家级新课题中期阶段工作; 体育成绩进入全区第一集团;成为航模特色教育学校; 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以上是我们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如果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本校教师的齐心协力下,咬定青山不动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能达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