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校本研训>>正文

《可爱的家》教学案例

发表日期:2010/3/30 8:38:2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861位读者读过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同情与恩情,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3、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母和身边的人

教学重点:1,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暖。

2、了解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运用。

3、能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演歌曲。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乐器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组有关家庭的温馨照片,同时播放《可爱的家》伴奏音乐,师生共同交流欣赏这组照片的感想,师范唱《可爱的家》的第一句作为发声练习。

  2、出示发声练习的歌谱,师生共同练习。

  (教学设想:家,是人的栖息处,是温馨的港湾,是一个使人幸福、让人留恋的地方。人类对家的无限向往以及渴望回到温暖、明净家园的心声都是相同的。导入时让学生欣赏照片就能把学生带到温暖、充满亲情的气氛中,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同时,利用第一句歌词做发声练习,为后面的二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引入弱起小节

我们刚刚演唱的这一句,我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英国的作曲家也写了一首有关《可爱的家》的歌曲,出示歌谱(没有弱起小结和附点音符)。师生共同演唱。

师生交流与思考:说说自己演唱的感受,为什么没有大师的风范。

再次出示歌谱(添加弱起小结和附点音符的完整的全铺),师生共同演唱。

师生交流与思考:变化之后有什么感觉,运用弱起和附点音符有什么好处?

(教学设想:通过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渐进的理解了弱起小结和附点音符的妙用,学生边唱边思考,兴趣更浓,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与把握。)

2、突出情感歌唱

  听音乐、演唱歌曲可以放松自己,别让音乐束缚了自己,师生随钢琴轻声唱谱。

  欣赏录音范唱《可爱的家》,师随音乐画出歌曲的旋律线。

  ƒ师弹琴生轻声演唱,思考哪句歌词最能打动你?情绪又是怎样的?高潮部分用f力度演唱,温馨的部分用p力度演唱。(在歌谱上把高潮部分用红色标出)

  ④生随钢琴有感情的演唱。师同时在高潮部分加上练声旋律做为低声部,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⑤再次欣赏录音范唱《可爱的家》,师生共同在高潮部分配上低声部旋律,并加上动作表演。

  ⑥分组进行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教学设想:《可爱的家》是一个二声部合唱的歌曲,有一定的难度。在唱的过程中,将低声部作为发声练习,提前让学生学会演唱,降低了合唱的难度。同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强弱的变化,深情的演唱。很好的解决了歌曲的重点,能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3、介绍词曲作家

这首优美、感人的歌曲出于作词家培恩,作曲家比肖普之手。

1 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和培恩的肖像展示给学生看。

2 播放《可爱的家》的音乐。

3 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讲述部分歌剧的大概内容。

(教学设想:学生只学会了歌曲却不知道是谁作词作曲,这是很不完整的。适当的介绍一些有关歌曲的写作背景、作词作曲家的生平,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演唱时更能够表现歌曲的情感。)

4、教学拓展与小结

师用乐器埙演奏《念故乡》

小结:这首歌曲大量出现附点节奏,因为它能够拉动人的心弦,乐尾的渐弱更能表现思乡之情绵绵不断。师钢琴演奏肖邦的《离别》结束本课。

三、反思

       《可爱的家》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可爱的家庭,旋律抒情,柔美,音域不宽,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演唱。这节课直指心灵,音乐以情动人,歌曲以理服人。听音乐含泪微笑,唱歌曲情深意长,看图片震撼心灵。有效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教学整体设计做到:前有蕴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伏延千里。优点有三:

1   音乐容量大。本课以音乐为本位,以情为核心,以听唱为重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从对家庭的深情——对弱者的同情——对父母的恩情;用听——唱——思——听营造“含泪微笑”的课堂氛围,回味无穷。

2   教学内容有弹性。教学中,难的地方“潜出”,简单的地方“深入”, 德育渗透点到即止。难的地方,如对弱起的讲解,就是化繁为简的典例;简单的地方,如欣赏《念故乡》的情景创设,撞击心灵,点燃思乡之火。音乐教学有张力,学生学习才有动力。

3  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音乐课的多媒体运用不能“抢戏”:音乐是听觉艺术,看辅助听,艺术修养才会提高。本课中从练习发声到学习弱起仅仅用了5分钟,多媒体引领学生直观思维,突破难点。这就是多媒体合理运用的好处——高效。另外,欣赏培恩写的《致哥哥的一封信》时音乐、图片、朗诵配合的恰到好处,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甚至有的学生感动的潸然泪下。这就是多媒体恰当呈现的力量——无声胜有声。

    不过,整节课在练习二声部合唱时,对学生声音的要求不明确。学生声音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中高年级学生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他们进行歌唱习惯的常规培养。要求学生歌声要协调统一,有好的音色,合唱的歌曲才能够产生和谐,动听的效果,从而达到合唱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