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正文

上坊小学2009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10/3/3 22:52:15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243位读者读过

   在过去的2009年里,学校教科室根据区教科室的工作安排及学校的工作实际,在戴校长提出的 “聚精会神抓管理,扎扎实实打基础,教学质量寻突破,各项工作攀新高” 这一工作目标指导下,与学校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开阔思路,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在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教科室的工作要点主要是确立三个意识

1、服务意识: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一句话,教育科研是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2、主体意识: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应当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科研工作,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3、实效意识。经过这几年,我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逐步形成,广大中青年教师自愿报名,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力争避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强抓过程管理,重实效,出成果。

二、2009年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施

一)、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教科研学习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理想的切入口,也是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学校教科室一向十分注重全校教师的理论学习。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制度,抓好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工作,首先,提供学习材料,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平时的点滴时间学习教科研理论。学校教科室及时把学校为教师订阅的各类教育报刊分发放到各教研组、各办公室,要求各组长动员本组教师认真阅读;09年教科室计划购进了一批理论书籍,今后每年还将继续购进,向教师推荐,以供教师学习充电,充分发挥好这些图书的作用。并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交4篇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和两篇课例分析。

其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请进来:先后邀请了江宁区实验小学的沈俊老师、吴修明主任来校做“菜单式”讲座。走出去:先后派相关教师参加了“南京市案例和教育叙事写作培训大会”“十一五课题主持人培训大会”“市第三期个人课题研讨大会” “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活动——南方现场会”, “第四期小学科研型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第十届南京教育论坛”“区基地研讨活动”“省级规划课题研讨活动”等等。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落实对教师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各级课题的研究水准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努力追求着教科研课题的研究水准。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提高个人个人课题研究的参与率,第二是提高课题研究过程的水平,

为了提高个人课题研究,教科室先后派出多人参加市、区个人课题研讨活动,并在校内对各级个人课题承担者进行研究和结题培训。2009年上半年,我校申报的20项区级个人课题全部顺利结题,其中赵杏花老师的课题荣获江宁区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级结题,5人课题二等奖,14人课题三等奖。丁美红老师的校级个人课题被推荐参加区级结题,并荣获二等奖。我校申报的3项市级个人课题也顺利结题:其中刘伟老师获二等奖,刘贵金、杨惠祥分别获三等奖。20094月我校共申报了91项校级个人课题,实现了80%的教师有个人研究课题的目标;其中36项个人课题被区级立项,10人课题推荐参加市级立项,最终有4人课题被市级正式立项。

学校“十一五”课题《流动儿童学习适应能力的研究》在2009年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先后对我校流动儿童开设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讲座3次,假期安全知识讲座1次,对流动儿童家长召开专题讲座1次,并结合一、四年级的家长会,多次对家长进行教育子女方面和学习指导方面的培训。对流动儿童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并将前测、后测进行对比分析。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对流动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对流动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等。突破性最大的是将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与集体课题的研究相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09年立项的36项区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涵盖了集体课题的各个方面,个人课题的研究有效的促进了集体课题研究的深入度和推进度。

三)、倡导论文写作的全新方式

教科室积极向教师提倡“做论文”的思想,也就是说,让教师明确,优秀的论文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教育理论的拼凑,优秀的教育论文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来的,使广大教师明确“要写得精彩,首先必须做得精彩”。

教科室积极倡导教师进行个人课题的研究。根据确定的这个教育教学实践中比较感兴趣并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及时找寻相关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将研究成果通过论文形式体现出来。今后,教科室将进一步引导教师尝试“做论文”的方法,争取全校有更多的教师能写出优质的论文。

四)、发挥科室职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学校教科室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认真修改和组稿,积极向各级刊物推荐教师教学论文。

2009年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审10 次,获奖达140多篇,在区教科室公布的论文获奖发表统计中在全区小学排名第六。其中国家级获奖8篇,省级获奖12篇,市级获奖39篇,区级获奖85篇。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刘贵金老师的1篇论文在国家级重点刊物发表;潘美霞、刘伟等三位老师在“师陶杯”论文大赛中获二、三等奖;潘美霞、王金凤的教育叙事获市一等奖;才工作不到两年的张晓娟老师论文先后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二等奖。在09年里,相当一部分老师撰写论文积极性高涨,其中潘菊华、佘玉玲老师7篇论文获奖,刘伟、潘美霞、张生梅老师6篇论文获奖,徐萍、杨惠祥、朱发娟、梁月茹老师5篇论文获奖。

在此同时,学校教科室还认真做好学校教科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以及上坊小学08-09论文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组稿、编辑和装订工作,其中共收录了上坊小学49名教师优秀获奖论文 112

五)、教科室2009年两项举措:

1、修订了上坊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2制订了《上坊小学课题组考核办法》和《上坊小学教科研核心团队考核办法》

为今后规范学校科研工作打下了制度保障。

三、几点不足:

1、教师普遍都有教科研畏惧症,一提到写论文,不是干脆不参加,就是随便下载几篇拼凑,质量较低。

2、处于原生态状态。老师们的论文几乎就是经验的总结。缺乏教育理论的支持与渗透。

3、有经验,缺深究。一说起具体的教学实例,滔滔不绝,一说写论文,立即否定。

4、教科研氛围不浓厚,部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在对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论文大赛表现漠然,不定职称不着急,不行动。

5、教科室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有待于提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今后要加强学习,注重调研和工作方法,积极参与到各级课题研究中去,规范学校教科研工作。

2009年度,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树立起危机的意识、发展的意识和领先的意识。以科研来创新我们的工作,再把我们的创新成果运用于实践,并促成其新的创新,通过这样循环往复使我们的工作成螺旋状上升态势,这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使命和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