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正文

教孩子,更要教家长(流动儿童家长教育子女的意识和方法的研究)

发表日期:2009/4/28 14:55:41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17位读者读过

(流动儿童家长教育子女的意识和方法的研究)

 

教孩子,更要教家长

 

郭龙是我去年接手的一个男同学,来自于我们江苏的徐州,父母是一般打工者,家就在父母打工的一个小型汽修厂里。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刚上三年级的孩子,虽然他衣服穿得不是很干净。因为他没事总喜欢往老师面前凑,而且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一口应承,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挺懂大道理,不像其他孩子懵懵懂懂的样子。我暗自高兴,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个可以培养的小助手。

可不久,我就发现这孩子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明明说“当学生理所当然要写作业”,而他常常作业不交,问他就说“忘带了”;他说“我妈妈很辛苦,为了我能上学,经常加晚班。”可我还是常常掏钱在路边摊买零食;最严重的是他上课常常走神,明明刚刚大家讨论清楚的问题,他会突然举手再提问,以显示自己“有疑必问”,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有段时间,在他的家庭作业本上,我常看到用圆珠笔写的句子,如“知识改变命运”“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等等。这些常见的名言佳句铿锵有力,很显然是家长所为。我为他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而高兴,同时萌生了接近他的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的念头。

刚好本学期第一张试卷考过,郭龙得了67.5分。我通过家校通平台把成绩发给了每位家长,郭龙家长第一个给我回发了短信,现摘录如下:

2009年3月5日  17:09  “史老师还有什么办法让郭龙成绩学好吗?每天早上我都让他在家早起读书晚上读看到他的成绩我很伤心。又不能不管他史老师请帮帮我吧有什么办法我又该怎么做我能为他做些什么。”这里是真实地记录他母亲的第一条短信。从偶尔所用的标点中可以看出他母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字里行间充斥着焦虑,更可看出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不过,我还是看出家长所关注的重点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我立刻回了短信:“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做老师和父母的都不能代替他。你每天要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督促他多多读书,鼓励他多读课外书就行了。”

她的短信立刻就来了:“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自己没文化不想让他走我们的路所以对他期望特别高。知识能改变命运我一直这样告诉他可他成绩还是这样我真的好担心对他我真的是欲哭无泪。请老师在学校一定要严格要求他好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谢谢了老师”仍然是寥寥几个标点,我却从中找到了孩子一套套大道理的来处。看来这位母亲常常用这样的道理来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真实用心良苦哇!只可惜,孩子顽劣,根本不能体会母亲的用心。而且,我明确地感到,郭龙的问题不在学习能力上,而在学习态度乃至做人态度上,只是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决定继续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做法!

第二天空课时,我再次与他母亲联系,并向她反映了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如言行不一;作业书写马虎,常常不能完成;上课开小差;行为散漫,上课时偷偷吃东西,问他却赖掉了……他母亲连着发来两条短信。一“史老师,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他散漫的性格怎么样才能让他对学习有兴趣请老师多注意他在学校的表现谢谢您老师给您添麻烦了。”二“史老师他的这种性格在家里没少挨打可他还是这样,在他身上寄托我对他的多少希望史老师恳请您一定要严格的要求教育他不然他会被他的这种性格给害了拜托您了史老师。”他母亲的礼貌让我感动。于是,我约她抽空来学校详谈。

从他母亲口里我了解到,郭龙他们家三代单传,他曾祖母九十岁了,如今健在。孩子从小在三代人的呵护下长大。现在都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可难得回老家,老太太都要把他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地给他喂饭。父母看不过,提出抗议,可老人家执意而为,小孩子也甘之若饴。父母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回老家。可老家一天两头电话不停,小孩子感觉在父母面前太受拘束,也吵着想回家,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

我问起他父亲对他的教育,他母亲一脸的无奈。原来,他们夫妇俩识字都不多,把孩子从老家带过来,就是考虑这里的教育条件和水平比老家强多了。他们对这孩子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总想着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可孩子老是恋着老家长辈们的溺爱,不用心读书。他父亲性格较暴躁,平时工作忙累,对孩子懒得管,遇到问题总是一打了之。为此,夫妇俩也常有口角。现在孩子学坏了,在大人面前唯唯诺诺,大道理说起来一串一串的,只是还是管不住自己。加上他们住在厂里,平时接触不到同龄的孩子,妈妈怕孩子挨打,只会让他成天捧着个书本。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上课时当然心不在焉了。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这样一些没有耐心的家长,我们觉得教家长比教孩子更重要。我想,下一步,我得抽时间跟郭龙的父亲见面,好好教教他怎样做一个家长,一个父亲。

 

 

                                   200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