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教师团队>>正文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读后感(朱发娟)

发表日期:2015/10/30 8:11:15 出处:本站 作者:吴良胜 有2191位读者读过

 

吴非老师的这本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到之作,语言通俗风趣而不失文雅,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能从中受益。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怎么样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这样的园地?读了这本书后,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悟:

一:是要给学生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不管发生怎样的事情,不会有人讥讽和嘲笑,每个人都没有恐惧感。在《过早唤醒不一定有好处》中,吴老师提到“适时的学习,如不违农时,春种秋收;适量的教育,如同雨水阳光。教育者的任何主观愿望最终必须顺应客观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许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没有必要立即去提醒,要给他留一点空间。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还没有概念,老师就开始强调自己如何如何严格,需要做多少套题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领先,把无限的恐惧传递给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为了防止学生骄傲,故意将试题出得既难题量又大,让大部分学生考不及格;学生考得不好,本身已经很难过了,教师自己又在课堂上大发雷霆,将学生们训得一个个灰头土面……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否经常发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谈道:“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期许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教育必须是“适时”的,过早唤醒未必有好处。

二:是不要把分数和名次看得太重。如果学校和教师的眼中只有分数和名次,为每一次考试的分数而斤斤计较,自己所带的学生必然也会只关注分数和名次。吴非老师说:“目前的考试制度造就了一大批这种没有阅读兴趣,缺乏辨析能力,却善于利用考试模式来取得各种证书或文凭的精神白痴。”这句话或许说的重了一些,但入木三分,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去年复兴高级中学有一个学生考出了上海市的理科状元,这个同学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科成绩都是A,体育课的成绩更是突出,而且还乐于助人,在班级事务方面出了很多力。他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用一门心思去追求考试科目的成绩,要保证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意领域发展的时空,这些方面得到很好发展之后,反过来又会促进考试科目成绩的提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太执着于某一个方向,把自己的视野框的太窄,反而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三:是千万不要带着学生作假。作文“假大空”的现状,常常遭人诟病。韩寒曾说过这样的话:学生学会说假话,就是从作文开始的。吴非老师在书中还特别批评了课文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的要求,他说:在生活中,一个正常人不会那样“有表情地”读书,否则会吓着别的人呀。说心里话,绝大部分“有表情地朗读”,不好听,太假了,包括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有表情地说假话”,更糟糕。教师上公开课时作假,给试讲过的班级再上一次课,让学生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来应对教师的问题,或者提前给学生一些暗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好配合自己的现象,也频频发生。一堂假课肯定会毁掉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一节假课也能消解学生对一个学科的热爱。在《过多听课于事无补》中,吴老师觉得“过多听课、交流未必有什么好处,教师需要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吴老师对“推门听课”、“磨课”都持怀疑的态度。这类思想在文中处处可见。

至于为了为应付卫生检查的突击,为了应付社会调查的“封口令”……学校里作假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在这样环境里,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

四:是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吴非老师说:“我们做教师的,如果不能在课堂上说心里话,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有正常思维的人?同样,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发现并提出问题,不能发表个人见解,那样的教学又有什么价值?那样的课堂谁会怀念?”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在众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而帮助只有在信任的前提下才会发生。如果教师不能真诚地对待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和学生说心里话,那就很难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最后用吴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我对这本书的心得“教师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对于生命,每一滴都是重要的。”爱课堂,爱学生,是毕生要学习和研究的,也是我身为教师一生的志愿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