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正文

上坊小学2015-2016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发表日期:2016/3/4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13999 有567位读者读过

上坊小学2015-2016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樊咪

一、指导思想
  以江宁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主题学习实验活动、新教育实践活动、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强化研讨,切实贯彻各项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的队伍建设。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着重于过程,力求做到:有主题、有纪要、有案例、有成果,学期组织检查评比,表彰先进。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开展每周一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本土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教研室安排的活动有机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本学期教研课仍以每月一主题的形式来进行统一安排,采用个人申报,教务处统筹安排,实行同课(主题)异构的研讨和学科组赛课形式。
  3.关注教研实效。安排校内讲座、集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相合,走出去,请进来。教研活动有计划、有通知、有记载,将出席情况以及完成相关研究任务纳入教研能力考核。加强课堂观察和专业书籍阅读的引领工作。
  4.在教研实践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经验交流。撰写教学论文,以校内交流、各级评比、专业报刊发表等多种形式,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
  ()全面打造,综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在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有益的探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电脑资源,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力求全体教师在学校网站创建个人空间,并且利用网站的多重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形成一个论坛教研氛围,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随着青年老师的不断增加,我们将重点抓好教学常规要求和课改理念的运用,及时做好跟踪、培训、提高,使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基本功的素养。坚持传艺树人并重,在师徒之间大力倡导和塑造互动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3、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带头读书学习,带头教学改革,带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每学年要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新教师,上好一节课示范课,做好一次讲座。通过创设各种机制,为名师优师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建舞台;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课改大潮中的排头兵,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提高。分阶梯地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做好师徒对工作,并将其纳入教研考评。
    (
)加强教学科研日常化的意识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三要细致,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做到,每月不定期检查一至二次,加强随机检查,检查果应及时进行反馈,要与教师年度绩效考评紧密挂钩。
    (
)努力提升教学科研的效率
  要求教师把教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注重课题运作的规范性,克服功利主义,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树立明确的课题研究意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注意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避免盲目开展。注重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总。使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活动安排(初步构想)
二月份:
   1.
撰写教科研工作计划,准备教研组活动记载材料等。
 
 2.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

三月份:

1.校级教研课统计公布。

2.“小组合作”观摩课及研讨。
四月份:
  1.“青蓝”杯师徒竞赛。
  2.做好备课组、教研课督查。
五月份:
  1.举行第五届和融杯口算比赛。
  2. 做好备课组教研课督查。
六月份:
   1.同一年级内进行“一课多磨”的教研活动。
  2. 做好备课组、教研课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