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放手”,收获满满 王媛媛
发表日期:2016/4/12 11:46:22 出处:本站 作者:13999 有612位读者读过
尝试“放手”,收获满满
——片级赛课感悟
王媛媛
《设置动画效果》一课,在我工作第一年新教师展示课的时候上过,工作第三年以赛课的形式再次上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了不同的想法。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成型,历经几次改稿,每次修改几乎都是重新设计,每次授课效果也不一样,王金凤主任和易波主任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感触较深。
(一)放手让学生探究
最初的设计由教师规定学生设置出统一的动画效果,在传统的先讲后练教学模式下,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设置动画的操作,由老师讲,学生很不耐烦的在听,到学生练习时,已没了兴趣,也忘了怎样操作。后来经过教研组老师们的反复研讨,以及自我的反思,我想,教师把学生的操作限制住了,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学习的热情自然不再了。我何不尝试先让学生自己操作,遇到问题再全班讨论。刚开始,我有些顾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设置动画效果的窗格,并且尝试为图片和文字添加动画效果,难度会不会太大,孩子们有这种自学的能力吗?可是细想,我们如今的课堂不就是在培养孩子自学探究的能力吗,在这个知识量激增的时代,单纯的教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调整了教学顺序,再上同一课,教学效果大不同。学生先自主探究,结果汇报演示的时候,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几乎不需要教师的补充,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了真是了得。那学生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取这些操作方法呢。有些孩子是看书操作,有些孩子则是跟同座位讨论,当然还有直接举手问老师的,我是鼓励他们和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一起去寻找操作方法。在不长的时间,学生就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设置动画效果的方式。
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学习本身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产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会想方设法的解决,这时候,小组合作一起讨论,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曾经,课堂是讲堂。现在,课堂是“学”堂。外面的世界,手机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子书改变了阅读的方式。移动设备改变了生活的空间。也许,今天课堂上孩子们知道的比成人还要多。我们要把握课堂的转型,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习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课堂语言的修炼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在最初试上结束之后的研讨过程中,两位主任提出我的课堂语言呈现的有些苍白,单调,是单纯在给自己说,师生之间很少有语言的互动。对此,两位主任还专门抽出时间把各自的课堂教学经验拿出来分享,供我学习。教师不仅要用思想逻辑说话,还要用生动的形象和激趣的感情说话,精心设计导语和过渡语。
当把课堂还给孩子后,学生自己讲出他们学到的知识,这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会像和煦的春风吹开他们笑脸,像欢跳的山泉流进学生的心房,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把课堂还给孩子,看似并不需要教师了,实际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把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各种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变成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比赛结束了,大家看到的可能是我在片级比赛中出线,但只有知道在一次比赛背后,有一群默默在帮助你的人!在这次赛课过程中,易波主任前前后后多次听课,给我指导,在比赛前一天,又让我当着他的面说课,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给我打气,让我很受感动!在这里,也向易波主任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