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坊小学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发表日期:2017/3/28 15:46:30 出处:本站 作者:王金凤 有538位读者读过
语文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时间:2017年3月28日
地点:录播室
参加人员:全校语文教师
主讲人:朱晔
教研内容:朱晔老师一(6)班执教《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活动记录:
朱老师执教的为苏教版新教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水滴的旅行》《会睡觉的植物》和《南极的主人》——显然,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定位在科学启蒙上。本课体现时代精神,培养孩子们太空意识而特意编创的。教材期望通过这样一波密集的科普阅读体验,让孩子们获得丰盈盈的科学兴趣培养。
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首自然段呼应课题,介绍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住在太阳系里,句式简洁,表达明朗;第二自然段按照中国人固有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顺序,介绍地球的七个兄弟,其特点多以“XX最XX”的形式叙述,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利于孩子们获得鲜明深刻的阅读认知;第三自然段点明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并总括介绍八个行星的运行规律,收束自然。从行文上看,课文基本符合总分总的结构,这样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渗透基本的篇章概念。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首先是识字。本课包含一类生字6个,二类生字9个。比照实验版教材,一类生字明显减少(笔者大致统计,实验版一下教材每课一类生字多在8到10个,新版教材多在6到8个),二类生字有所增多。一类字识字量的减少,给我们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识字能力、识字情感,着重落实课标要求的写字习惯、写字水平培养。教材在课后练习中,呈现了“行”和“王”两个生字的字源演变,应是在强调识字教学的文化意识。
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本课以拟人的手法介绍八大行星,富有童趣,学生读来兴味盎然。课文长句、短句错落有致,两字、三字及四字词语交叉呈现,偏正结构的短语较多,朗读时除了要训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强调通过朗读“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要引导学生感知朗读的重音,感知文章行星的特点,想象行星的样子。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王荣生)。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当然离不开“理解”。新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比较明显地增加了关于内容理解的练习考察,我个人认为,正是对提取信息能力的重视。但要警惕,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走回“讲课文”的老路,而要把它变成基于文本信息的口语交际活动,将“读”和“说”(写)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