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教海拾贝>>正文

听林春曹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有感

发表日期:2017/4/17 9:57:56 出处:本站 作者:梁月茹 有1823位读者读过

                                      言意兼得,追溯文本深处

                                         ——听林春曹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有感

                                               刘立琪

  413日,江宁区乡村教育联盟(西部)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语文专场,我有幸聆听了林春曹老师执教《孔子游春》及开设的讲座。

 林春曹老师课的开篇很寻常,没有先声夺人的音乐,没有美轮美奂的画面,没有诗情画意的演绎,就在平实的对话中,开启了语言之旅。然而,平实的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课上,他那流利的普通话,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睿智的点拨,绘声绘色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一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

林老师提出“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参透文本中最大的麦穗,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如果老师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一篇课文从头讲的尾,从头读到尾,从头问到尾,教得非常庞杂。如果老师知道一篇课文中最大的麦穗在哪里,教学就会直奔主题,抓住主题。《孔子游春》这篇课文共19个自然段,林老师找到了文中的最大的麦穗,和孩子们一起捡拾最大的麦穗,抓住了其中的3个部分,跟孩子们重点评析品读。看起来深奥的长课文在老师的层层剖析下变得简单明了,如拨笋般的学习深深吸引着孩子

二整合文本,言意兼得

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是林春曹老师的教学主张。他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言语形式秘密,既关注文本内容思想,也关注文本言语形式,实现了“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拥有一双慧眼,在文本的“内容解读”和“形式解读”两个方面,找到某些巧妙的契合点,这就是我们寻觅的“言意兼得”阅读教学的最佳原点。他主张老师要细读文本,注意文本中“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注意文本中“秘妙处”的语言现象,注意文本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可以是几个字,几个词,或是布局谋篇上的独特写法。老师要引导着学生多驻足,多诵读,多咀嚼品味,理解语言内容,探究语言形式,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老师出示第二自然段的2、3两句话,问:这两句很特别,你发现什么了吗?

生: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总分的写法。

师:(按诗歌格式编排)还有什么特别的?

生:这是一首诗。

师:诗中写了哪些景色呢?

生:大地、森林、太阳、清风。

师:读到省略号时,你有没有往后想啊?大自然除了有大地、森林、太阳、清风之外,还有什么?

学生忍不住就仿造前面的句式创作小诗了。

生:奔腾的河流是她沸腾的血液。

生:鸟儿的欢叫是她甜美的声音。

生:巍峨的群山是她挺拔的脊梁。

林老师把长句子按诗歌格式编排,找到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独具匠心,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些语言“秘妙处,老师恰到好处的点评让学生汲取到创作的动力,个个跃跃欲试,聆听孩子们的现场创作,我们听课老师都为之赞叹。语文素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堂堂课都这样训练,何愁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呢?

“整合文本,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引领着我们向文本深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