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林春曹讲座实录
发表日期:2017/4/17 9:59:06 出处:本站 作者:王金凤 有1442位读者读过
特级教师林春曹讲座实录
两节是低年级的阅读课,还有两节是六年级的课。大家在听课的时候都有一个感觉,四位老师都想用一节课时间把一篇课文上完。南京这个地区十年前我们有个目标叫“一篇课文两课时”,工作有十年的老师可能有这个印象。但是当下,尤其是我有这个感觉:一篇课文力争一节课上完。就像我们今天四位老师不约而同的都奔着这个目标去: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这个有没有可能呢?我的回答是:完全有可能。
首先,我讲的是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我现在教得是六年级,我在这两个学期里都对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不管是什么课文,都可以在一节课内上完。比如现在是第九周,我的十二册的语文书已经上完了。我留了两个单元没有上,是因为现在还有期中考试。如果一本一文书上完,孩子和家长心底里会接受不了。实际上我用了五周把五个单元全部学完,剩下的三周多时间我在学什么?因为我是从北京东路小学出来的,所以里面的语文其中的二十首宋词,十几首长诗,还有古文、现代诗歌、儿童文学。那有的老师说,能这样做到吗?那我就请问,今天你听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鸟岛》、《山谷中的谜底》和我上的《孔子游春一这节课有没有做到?做到了。
今天我上《孔子游春》稍微拖了一点时间,我也是要求一节课必须把它上完。他做到了,他们做到了,那我相信我也能做到,大家都能做到。做到是一种理念,你敢不敢去尝试是在这种理念下你的实践。我想要做到,那最关键的就是取舍。今天第一节周老师上的《山谷中的谜底》的前一课课文时《最大的麦穗》。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一本杂志的卷首语就是我写的《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的非常有道理,就是苏格拉底带着弟子们去一片麦地时对这群弟子们提了一个要求:这篇麦地里有一株最大的麦穗,你们去寻找,只需前进不许后退,课文里的弟子们因为挑挑拣拣,因为东张西望,所以错失良机,到头来两手空空。像这样的一篇课文语文老师应该有一种语文教学的隐喻。一篇课文打开的时候无论有一个页码,两个页码,甚至更多的页码,请问你知道这篇课文中最大的麦穗在哪里吗?
我们每天走进教室的时候,每天带着孩子们去阅读的时候,你知道每节课最大的麦穗在哪里吗?我为什么说一节课能够上完,如果你能够参透文本中那株最大的麦穗,那你一节课的时间绰绰有余。每一篇文本中都有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你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一定会采用“从头读到尾,从头讲尾,从头问道尾”。因为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的人有个信念,这种信念在语文老师中很可怕,那就是“从头都读过,从头都讲过,如果你再错,错就不在我”。因为我都讲过了,我都读过了,如果你再错,就是你没有好好听,没有好好学。其实我要对语文老师们说:这些孩子再出错,错就在于老师。是因为你平均使用力量。你没有分清重点,你没有把握核心,你没有带着孩子们摘取那株最大的麦穗。
像今天周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大家听到了在第三自然段教学里花了很大的篇幅。第三自然段里先写的是雪松,后写的是谜底,教师从谜底开始读,回头再看雪松。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是因为在周老师的心目中,那株最大的麦穗在那里。有的老师可能教《山谷中的谜底》时会把最后哲理的,启示的部分当做最大的麦穗,直接到那里去,然后讲开去,最后变成哲理漫谈。我不欣赏,我欣赏的是周老师今天在课堂里那样带着孩子们走近第三自然段,去好好品味那里面的语言文字,找到谜底和哲理。所以一篇文本中,你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你的课堂教学就会直奔重点。
我再讲一篇课文,可能老师们对于“最大的麦穗”会理解更深。如《剪枝的学问》,冬季来临的时候,果农一定要给桃树、杏树剪枝。所有不懂得内行的人看到以后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为什么呢?因为你剪掉的每一个枝条来年要开多少花,结多少果。可是只有懂得门道的人才知道:减少恰恰是增加,你剪去的多少枝恰恰是来年结出的多少果,开出更漂亮的花。立刻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产生关联。我们的老师带着一篇篇课文走近课堂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果农那一把精剪刀,不知道剪枝的话,你会教得非常庞杂,教得非常累,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工具人文。那么语文老师最辛苦,“奔跑吧,语文老师!”你可能会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很可能两手空空,所得有限。如果是有经验的果农,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大刀阔斧地剪,开头不要,中间不要,最后不要,我只要最大的麦穗。所以先要学会剪枝,因为减少才会增加。
找寻最大的麦穗,课堂里和孩子一起去摘那株最大的麦穗。我相信这样上语文课会更清晰,更轻松,更有效,学生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赞成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我在八九年开始工作的时候就看到了,我真正参透它也就是最近的五六的五六年时间。当你把一篇课文看的很淡的时候,当你把一篇课文教得很清晰,很简洁的时候,对叶圣陶这句话是坚信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说这样上,孩子的语文成绩就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教材就像“流水兵”,换来换去,但是有个本没有断,那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个例子”。我们通过一个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什么才是我们的本?阅读和习作的技能。所以我先前讲《剪枝的学问》和《最大的麦穗》就是把一篇篇课文当做一个个例子,你觉得这个例子中跟阅读,跟表达关系最密切的在哪里,你就把它把握住。所以我的课堂里我通常倾向于言、义兼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在上《孔子游春》时,在赏春的那一段春景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想开去,将省略号补充完整。我觉得我和这个班的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因为在预习时,学生已经往这个方向靠了。我们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学了以后让语言流淌在学生的血脉中。之后教学中我为什么把三个人的《论语》中的原话补充进来,是因为我觉得白话文太浅显了,六年级的孩子读过一遍后再读便会索然无味,所以我要把原文补充进来。但我的补充不是一个简单的去读,去背。为什么颜回和子路的话我不要他去背诵,因为我觉得那个话不经典。只有孔子的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句式是极为工整,这样的语言比课文中的原话更耐人寻味。这就是我讲的既要得意,又要得言。
语文老师听了可能觉得今天有个巨大的失落,就是我把孔子给“模糊”了,你没有在孩子心目中建立一个孔子的形象。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循循善诱,善施教化。我要说的是:我不建立孔子的形象,难道孩子心中就没有孔子了吗?形象不是空洞的,形象是活在语言之中的。这就是我讲的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得意,得语言、内容、思想、哲理。更要得言,关注表达,关注表达的形式,最后要流淌在孩子的笔下。我以为当阅读和习作,当理解和表达发生碰撞的时候,在课堂中碰撞出交响乐的时候,最大的麦穗就自然而然凸显了。《剪枝的学问》就看出了你老是确实有一把金剪刀,语文的素养就是这样一节一节课累计起来的。
所以我今天上的课,今天归结的两点,最后归结为八个字:文本整合,言义兼得。希望能给老师们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