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和融上小>>正文

文本整合,言义兼得

发表日期:2017/4/14 10:39:11 出处:本站 作者:13999 有897位读者读过

413日上午,我校有幸承办江宁区乡村教育联盟(西部)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语文和英语两个会场。其中语文共有四节展示课。分别是上坊小学周建华老师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东善桥小学刘佳莉老师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丹阳小学黄家红老师执教《鸟岛》。最后由著名特级教师林春曹老师执教《孔子游春》并做讲座。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尤其是林春曹老师的执课与讲座之精彩,更是让前来观摩的老师收获匪浅。《孔子游春》为六下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苏教版教材中孩子学的最后一篇课文。林老师认为在课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做到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这是如何做到的?林老师详细讲了以下两点。

首先,要寻找文本中“最大的麦穗”。林老师现在教得是六年级,他在这两个学期里都对自己提出一个要求:不管是什么课文,都可以在一节课内上完。比如现在是第九周,林老师的十二册的语文书已经上完了。但他预留了两个单元没有上,是因为现在还有期中考试。如果一本一文书上完,孩子和家长心底里会接受不了。除了教授课文内容,林老师还给孩子们增加了二十首宋词,十几首长诗,还有古文、现代诗歌、儿童文学的学习。

做到是一种理念,你敢不敢去尝试是在这种理念下你的实践。我想要做到,那最关键的就是取舍。林老师首先举例六下课文《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讲的是苏格拉底带着弟子们去一片麦地时对这群弟子们提了一个要求:这篇麦地里有一株最大的麦穗,你们去寻找,只需前进不许后退,课文里的弟子们因为挑挑拣拣,因为东张西望,所以错失良机,到头来两手空空。像这样的一篇课文语文老师应该有一种语文教学的隐喻。一篇课文打开的时候无论有一个页码,两个页码,甚至更多的页码,请问你知道这篇课文中最大的麦穗在哪里吗?

我们每天走进教室的时候,每天带着孩子们去阅读的时候,你知道每节课最大的麦穗在哪里吗?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参透文本中那株最大的麦穗,那你一节课的时间绰绰有余。每一篇文本中都有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你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一定会采用“从头读到尾,从头讲尾,从头问道尾”。因为不知道最大的麦穗在哪里的人有个信念,这种信念在语文老师中很可怕,那就是“从头都读过,从头都讲过,如果你再错,错就不在我”。林老师指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些孩子再出错,错就在于老师。是因为你平均使用力量。你没有分清重点,你没有把握核心,你没有带着孩子们摘取那株最大的麦穗。

林老师又举例另一篇篇文章《剪枝的学问》,可能老师们对于“最大的麦穗”会理解更深。冬季来临的时候,果农一定要给桃树、杏树剪枝。所有不懂得内行的人看到以后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为什么呢?因为你剪掉的每一个枝条来年要开多少花,结多少果。可是只有懂得门道的人才知道:减少恰恰是增加,你剪去的多少枝恰恰是来年结出的多少果,开出更漂亮的花。立刻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产生关联。我们的老师带着一篇篇课文走近课堂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果农那一把精剪刀,不知道剪枝的话,你会教得非常庞杂,教得非常累,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工具人文。那么语文老师最辛苦,“奔跑吧,语文老师!”你可能会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很可能两手空空,所得有限。如果是有经验的果农,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大刀阔斧地剪,开头不要,中间不要,最后不要,我只要最大的麦穗。所以先要学会剪枝,因为减少才会增加。

找寻最大的麦穗,课堂里和孩子一起去摘那株最大的麦穗。我相信这样上语文课会更清晰,更轻松,更有效,学生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其二,在语文教学中,林老师非常赞成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当你把一篇课文看的很淡的时候,当你把一篇课文教得很清晰,很简洁的时候,对叶圣陶这句话是坚信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说这样上,孩子的语文成绩就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教材就像“流水兵”,换来换去,但是有个本没有断,那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是个例子”。我们通过一个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什么才是我们的本?阅读和习作的技能。《剪枝的学问》和《最大的麦穗》就是把一篇篇课文当做一个个例子,你觉得这个例子中跟阅读,跟表达关系最密切的在哪里,你就把它把握住。所以我的课堂里我通常倾向于言、义兼得的。

林老师同时就今天《孔子游春》课做补充:语文老师听了可能觉得今天有个巨大的失落,就是我把孔子给“模糊”了,你没有在孩子心目中建立一个孔子的形象。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循循善诱,善施教化。林老师认为:我不建立孔子的形象,难道孩子心中就没有孔子了吗?形象不是空洞的,形象是活在语言之中的。这就是我讲的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得意,得语言、内容、思想、哲理。更要得言,关注表达,关注表达的形式,最后要流淌在孩子的笔下。我以为当阅读和习作,当理解和表达发生碰撞的时候,在课堂中碰撞出交响乐的时候,最大的麦穗就自然而然凸显了。《剪枝的学问》就看出了你老是确实有一把金剪刀,语文的素养就是这样一节一节课累计起来的。

作为语文教育的领头人老师的讲座给我们前来学习的每一位老师以启迪。教育旅程路漫漫,如果我们钻研学习,真正做到林老师口中的“文本整合,言义兼得”,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孩子的努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