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和融发展班>>正文

听课反思(四)

发表日期:2015/12/18 9:01:44 出处:本站 作者:杨惠翔 有930位读者读过

且教且思考

上坊小学  樊咪

上个月片级教研活动在周岗学校举行,我带着几分欣喜、几分渴望前去听课,收获颇多,下面就以《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为例谈谈我的反思:

一、        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

在例题教学时,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也是第一次接触文字题,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执教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花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后来又来了2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呢?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要求学生看懂图意,全班交流图意的基础上,学生也就明白了要解决什么问题,并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这位老师正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创设这样的情境,将抽象的加法置于具体情境中,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含义,突破了重难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明确了创设情境的必要性。反观我平时的教学,有的时候急于求成,直接引入新知,显得突兀,学生接受起来困难,效果也不是很好。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那么平时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吃透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比如运动会比赛成绩、身高统计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

二、鼓励思考,化死板为创新

在“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的?”这个环节,有的学生说是通过情境图数的,有的学生说可以掰手指头……学生提出了多种方法,执教老师都给与了表扬与肯定,学生赢得了信心,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不再单一。

还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好像听不懂我的语言,总是不能按照我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殊不知这恰恰是最真实的学生,学生的语言系统确实和我们不太一样,学生有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样,学生也有自己的做题方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新是人类本质中的财富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压制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更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不一样的想法。这学期我主要通过及时表扬的方式,鼓励孩子思考、创新,让一部分孩子想说、敢说,进而带动其他孩子,营造出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数学氛围,我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灵动一些,丰富一些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听课中,反思中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优化我们的教学,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翻陈出新,开创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