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和融发展班>>正文

《雨点》教后小结(一)

发表日期:2016/11/30 9:54:19 出处:本站 作者:王金凤 有1010位读者读过

雨点教后小结

刘晓薇

     在教学完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雨点》后,我有如下收获:

一、把握学情,做贴近孩子的教学设计

    《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篇课文课文。在以往,这篇课文是放在一年级下册的,对学生识字的要求比现在要高。而一年级孩子认识的汉字不多,拼音的理解与汉字对不上号,对于刚接触课文的孩子来说,能够“随文识字”,并理解课文内容,二者同样重要。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把握为:让孩子在正确拼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水在四个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

带领孩子正确拼读课文,是低年级教学特别是一年级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书后的课后思考有这样一个问题:雨点为什么姿态各不相同呢?紧紧围绕住这句话,我设计了不同的环节,来引导一年级学生,力求通过朗读、表演、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孩子理解雨点的不同姿态。

在朗读中,我有意强调生字的拼读,和四个重点生词“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反复认读,这样既把握重点,也能理解文章。结果证明,贴近儿童生活,在他们已经掌握的生字基础上,做稍微的拓展,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凝练语言,做儿童学习的引导者

    一年级孩子好动,富有好奇心,爱讲话,喜爱生动活泼的事物。

课前,我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了谜语导入我还精心准备了五颜六色的词卡,贴图,并在板书上画好了新奇有趣的儿童画,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果然,孩子们对儿童画很感兴趣,并且很容易就把画面内容和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雨点的不同状态联系在一起。在背诵课文的环节,看着儿童画的顺序,也更能流畅地背诵课文,我还让他们加上动作,这样,孩子们更加兴致勃勃了。

另外,五颜六色、可以随取随用的词卡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拿着词卡面对学生,会移动的词卡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他们迅速地把词语读熟了,这也是一大收获。

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我仍发现,在正式上课时,让孩子们回答得太少,自己的引导语不够精简。

我感到不足的是,自己的引导语对一年孩子来说,还是偏难的,比如,让孩子想象雨点在海洋里奔跑,问他们“雨点为什么在海洋里奔跑?”这个问题,只有个别学生能够回答出来。可见,一年级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语言表达和感情训练,在此时提问,确实偏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话虽易懂,做起来难,希望以后更多地向周围的老师们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业务熟练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