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语言文字>>正文

动的教学:一位民国先生的课堂主张

发表日期:2017/2/15 16:29:02 出处:本站 作者:吴良胜 有974位读者读过

动的教学:一位民国先生的课堂主张

   王祝辰是东北师范大学附设完全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也是东师附小教育灵魂的奠基人。上个世纪20年代,受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王祝辰开始试验“动的教学法”,曾出版《动的教学法之尝试》一书。“动的教学法”融合了自学辅导、分团教学、社会化法、道尔顿制等方法的长处,与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于今日依旧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许多启发。

  王祝辰对儿童的天性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知道儿童天性是活泼的、快乐的、向前进取的……儿童有‘动’的本能,活泼好动是儿童天性。所以,我们在学校里常看到数十千百儿童,绝无一刻静止的时候。那么,我辈从事教育者,便应当顺应或利用儿童这种固有的自动力,使之动而不宜使之静。”

  “动的教学”是什么样

  王祝辰认为,教学之时,固定、嫌恶、受纳、无考虑等都是“静的教学”状态;试为、快乐、进取、批评、辩论等则是“动的教学”状态。“从科学上讲,是各种学科互相波及的活动。从心理上讲,是各种心力,如感受、认识、记忆、想象、推理、验证、判断等健全的活动。从个人上讲,是身心相应、精神和肉体一致的活动。从团体上讲,是全体团员(这里指小组成员)互助的研究的活动。从教学上讲,是教师学生交相讨论的活动。从生活上讲,是适应现在生活和预备将来生活互重的活动。从学习上讲,是兴趣和努力互为因果的活动。从人格上讲,是行为、知识、体格互相适应的活动。”王祝辰这样阐释“动的教学”。

  通过对“动”与“静”两种教学方法的深入了解,王祝辰列举了二者的差别以及“动的教学”的功能——

  “动的教学”的源头是学生主观意识和学习需要,更为符合学生生命发展的要求;“静的教学”则会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导致学生不了解学习、探究的目的。

  “动的教学”以个人为团体之一员,彼此共同发现知识、消化知识,在团体中成长的学生能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这也是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必修课;学生在“静的教学”中学习,更多的是收纳知识、堆积知识,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与人交往、合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会被割裂开来。

  “动的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是基于发生机能的科学教育;“静的教学”则把学习归于死记硬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直接将儿童与成人划等号,轻视学习过程。

  在“动的教学”中,学生是主导,无论学习内容怎样变化,学生的主导地位不变,完全尊重学生的任何想法和意见,能够陶冶学生性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静的教学”更重视知识,无法让“知”“情”“意”形成有机的整体。

  “动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实践,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去发现、探究,学生对所得到的结论更为信服;“静的教学”不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而是直接得到结论。

  “动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感受,教师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处于研究者的地位,能够带着兴趣去学习;“静的教学”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常让学生处于聆听者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恼的事情,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

  “动的教学”如何实施

  如何“分团”。“分团”学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班级中以“秧田式”进行排座,5、6人为一团,各学科设置一名“研究长”。研究长是本班的学科代表,是该学科中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研究长是教师的助教,能够帮助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把握研究步骤,在课堂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指导。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但教师不起主导性作用,而是要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只有在学生需要辅导的时候,教师才会予以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讨论时的音量、表达方法、提问方法、专注度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生参与。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都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听从研究长的统一协调安排。这样,课堂流程就会有条不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参与、有思考,自主性较高,合作意识较强。

  教学结构。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针对本课的特点,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在课下也要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课堂教学中,研究长可以组织全班学生研讨,将大家的疑问一一列出,并引领学生将预习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行细致化讨论和解析。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意见及有分歧的知识点,研究长可以进行梳理记录,请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结束后,学生对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深层次梳理、补充、修正。

  “动的教学”有哪些效果

  “动的教学”符合学生个性,能够让学生尽情发挥,用创造和进取的精神研究一切、创造一切;“静的教学”则难以让学生获得进步,只能让他们墨守成规,变成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在课堂中是“动”的,因此,“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实现内心的学习愿望,时时努力、满足希望,以积极向前、百折不回的态度,使人生和世界发生变化。

  在“动的教学法”影响下的学生,往往拥有高尚的理想。学生为了达成理想,会努力生活、融入社会,用他们的想象力和经营力去开拓世界;相反,“静的教学”则会造成学生能力低下、想象力弱、自主意识差等问题,导致学生常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甚至不思进取。

  可以说,“动的教学”对学生身心的成长、学习能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乃至社会性的涵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学生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这个时代的课堂可以借鉴的。

 

  (马琳琳 作者单位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