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感恩,砥砺前行
发表日期:2018/12/13 13:52:54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周建华 有1078位读者读过
满怀感恩,砥砺前行
——唐娴支教以来工作小结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我们一行十八人来到美丽的洛南县,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我愉快并充实地度过这里的每一天。我们一行共四位小学老师被安排在美丽的洛南县第二小学工作。这里有热情好客的二小同事们,有淳朴可爱的孩子,有阳光温暖的校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家乡般地温暖着我们的心田。在这一个多月里,我收获颇多,下面具体从两个方面讲一讲。
一、 坚实温暖的团队
本次江宁来洛支援交流小组共十八人,分别为教育局六人,医疗队六人,农业局林业局和税务局共六人。虽然我们来自于不同的单位,年龄不同,有的和我的父辈相当,有的是刚工作不久的九零后。但我们十八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互帮互助,团结一致,满怀工作的热情,扎实快速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首先,我们一起参观了洛南县标志性建筑——宁洛桥,它记载了宁洛两地渊源的友谊。宁洛桥为宁洛两地第一次互助所建立的桥,距今已经有近三十载的光阴。此刻桥上依旧车水马龙,只是桥体已有些斑驳沧桑。当我们在桥上合影留念时,似乎看到了前辈们为了洛南的发展所付出的辛勤与不易,提醒我们新一代人且行且珍惜。
离开了被岁月洗礼的宁洛桥后,我们参观了一所富有朝气和现代化的幼儿园——“宁洛幼儿园”。这是一所美丽温馨,硬件设施一流的幼儿园。一进幼儿园,我们立刻被这绿色的操场,七彩的跑道,有趣的儿童设施吸引。我们参观的时候虽然是周末,校园里一个孩子也没有,但他们愉快的笑脸,欢快的嬉戏声,似乎就在眼前,处处散发着阳光的气息。正如我们宁洛的友谊,时刻充斥着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充满生机!
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周末时间,深入洛南县特色乡镇学习。考察了当地特色农作物“烤烟”的生产销售流程;参观了“朝天椒”车间的红椒分拣、加工、装袋的过程;体会了特色农产品“橡籽凉粉”的制作工艺;深入田间,感受蚯蚓养殖与农作物生长的现代化养殖。
这是一块钟灵毓秀之地,养育着一方勤劳,淳朴的人民。位于洛南县城的馒头山上,伫立着“汉字始祖”仓颉的墓碑。我们虔诚地拜谒他,感受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攀爬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老君山”,据说这里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飞仙的地方,我们登山远眺,敲击着寺钟,凭高远眺,感受天人合一的胜境。无不为洛南这片人杰地灵之处所折服。
二、 扎实努力地工作
为了能够快速高效投入工作,在来洛后的第二天,我们由各单位领导带领,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我们一行四人被安排在洛南县第二小学。这是一所新的小学,由原来的西关中学所改造。我们上班时,恰逢学期开学的第二天。尽快投入到工作中,校长李尚荣亲自带领我们四人参观校园,安排任务。我接手的是三年级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准备。
(一)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当我得知洛南二小的语文教材同为“苏教版”时,我很兴奋,但很快压力剧增。兴奋的是从大学至工作这些年来,我一直接触研究的是“苏教版”语文,对这套教材比较熟悉。倍感压力的是,此次来洛交流人员中只有我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而这里需要的是更专业的教学,更高的理论研究。初出茅庐的我对于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我利用每天的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认真地复习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努力做到每次备课时都要参照《标准》,想着课该怎么设计才能让孩子们容易接受。由于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没有图书馆,缺乏教学教参,于是我自己买了一套专业书本研读,为自己加油充气。
“吾日三省吾身”,对于孩子们课堂的亮点,我将他们记录下来,课后研究。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也将它们记录在册,写成反思,提醒自己努力改正。
(二) 认真研讨,投入二小教研队伍
虽然这是一所新学校,但学校的教研氛围扎实浓厚,异常热烈,不亚于任何一所学校。老师们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感动着我,也鞭策着我。由于学校的班级数量较多,每个年级组实行独立的教研活动。组内教研和全校教研同时进行。语文组内教研定在每周二、三的午自习时间。
学校倡导集体备课,我们三年级的几位语文老师便利用课余时间,一篇一篇地梳理课文。争取每天中午完成一篇课文,即两课时的导学单和教案的制定。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单元的课文梳理,并制定出相关的导学案,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改。
每周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时间不一,英语教研课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数学教研课时间为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而语文则是在每周四下午从第一节课始开展活动。每周四晚上的时间专门进行研讨活动。时间为晚七点至九点,遇到讨论激烈的优秀课例,教师们甚至自愿研讨到更晚的时间。迄今为止,我已经听过三节老师的示范课,涵括了低中高年段。聆听了三场讲座,初步学习了洛南区的“121”课堂教学模式。
(三) 扎实备课,积极示范总结
我在班级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将学生划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八位孩子组成。每个小组选择一正一副两位组长进行组织汇报。对于小组合作教学我不够熟练,当我得知同来的王萍老师为东山小学的骨干教师时,如获至宝,积极向王老师求学取经。王老师也不吝赐教,经常和我讲解小组的构建,思维导图的编写和友善用脑课堂的构成,让我收获匪浅。
应教研组要求,我共执教了两节示范课,分别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21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和《25大作家的小老师》。课上,我努力呈现出一种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让孩子积极快乐地参与学习交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虽然课堂结束后,仍有一些遗憾,但教育不正是有遗憾的吗?我相信孩子们在课堂上呈现的快乐与自信将是我不断探索前行的动力!
(四) 满怀爱心,对待“特殊”儿童
这里的学校实行大班化教学,对于接手近70人的大班级,我底气不足。我便向数学和英语老师请教,了解孩子的情况。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我自己也做了些调查。
学校贫困生的数额巨大,每年学校发放的助学金都以万计,甚至专门为贫困生提供了早饭。在细细观察后,我发现班里的有些孩子的外衣至今都没有换过,黑的发亮。而留守儿童的现状也让人担忧。就我班而言,有十几个留守儿童,其中有几个孩子的家里只有爷爷或者奶奶一个人,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一个老弱病残的老人在家照顾孩子。有些孩子的父母年长,没有精力照顾孩子。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都很有问题。
每每看到这些“特殊”的孩子时,我发现他们才是需要我们教师、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与关爱的对象。我打算从十二月份开始,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去孩子家里家访。争取每周都能够去几个困难孩子家里去看一看,就算帮不了大忙,也能提供一份温暖。
感谢我原江宁工作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师生的大力支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收到学校寄来的近千本的新书和上百件的御寒棉衣。点点爱心,温暖人心。或许我代表不了什么,我只能对那些善良的人说:谢谢你们!或许人人一点关爱,严严冬日就会有温暖!
还记得江宁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丁雪飞说过:“凡是感恩,感谢所有让自己成长的人。”正是这些淳朴踏实的洛南人,洛南的孩子们,让我发现远方的路还很长,谢谢你们的陪伴!
总结人:唐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