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校本研修>>正文

让习作有迹可循 ——记“习作例文”教学专题研讨

发表日期:2020/6/18 16:49:17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刘贵金 有702位读者读过

让习作有迹可循

  ——记习作例文”教学专题研讨

 

地点:班主任工作室

研讨时间:618

 

内容:习作例文

参加人员:罗春晖、王莹莹、陈亚云、周建华、戚荣晓

具体内容:

6月18日上午十点,吴勇老师在腾讯会议室开展了一节关于习作例文的教学专题研讨,并与参与线上会议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首先,吴勇老师向参会老师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习作例文”。他指出,习作例文曾在人教大纲版出现,现在“重出江湖”,在统编版教材中又有了一席之地,它安排在精读课文、“初试身手”之后,“习作”之前,在单元中承上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习作例文只出现在习作单元中,导读的方式是“批注”加“文后问题”。并且,习作例文出现时,常常不会是单独一篇,而是“组团”出现的,同一主题,会有不同构思的例文出现,可以说是“异质”同构。

接下来,线上参会老师们就习作例文的价值与吴勇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指出,习作例文不是给学生一个写作的模板,不是让学生照搬照套的,而只是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同时,例文中运用到的一些经典写作方法、新奇的写作思路,又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固有的写作思维,打破其已有的写作经验。所以,习作例文,重点不在“守旧”,而在“推陈出新”。

另一位老师进行了补充,他以六下的习作单元为例,提出了“三元整体”的说法。他认为,习作例文是编者精心选择的名家佳作,示范性强,一般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因此,能够让学生学会直接表达内心感受,同时也能让学生巩固写作方法,扩展抒情路径。吴勇老师对其进行了充分肯定,他提出,习作例文就是“中介语”,能够帮助孩子们把偏口语表达化的“低幼”伙伴语提升至规范行文的“目标语”。

会议最后,吴勇老师总结道,例文作为示范引导作用,在策略运用上与单元习作进行融合教学。教学应深度解读例文,借助例文,在学生有问题处进行示范与引导,把例文示范价值扩大。

此次会议,参会老师全程认真倾听,热烈研讨,深度思考。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一定受益匪浅,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习作例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法。

 (撰稿:罗春晖 编辑:郑九洲 审核:刘贵金

未命名.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