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教学风采 绽放读书芳华
发表日期:2020/11/11 8:57:13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刘贵金 有603位读者读过
——上坊小学低年级语文组组内课活动报道
风凉叶黄,初寒萧瑟。结合学校下期工作要点,11月10日下午,上坊小学低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组内教研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董殿全副校长和鲁明特级教师。王莹莹老师开设了组内课:二年级的《我要的是葫芦》。
王莹莹老师用“葫芦”的读音和造型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唤起学习兴趣。接着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主线,从“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中体会葫芦生长的生机勃勃和葫芦的可爱,在朗读中体会这个人对葫芦的喜爱。接着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看见”与“盯着”的不同,“一些”与“几个”产生的原因,并在多种朗读方式中体会这个人只关心葫芦。最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在这个人后悔的语气中领会本文的道理,升华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评课环节,张红英老师作为主评人说到:王老师找准切入点,从插图入手让学生比较葫芦枝叶茂盛的样子与被蚜虫咬过以后的样子,激发学习的兴趣。抓住课文主线“变”,用葫芦生长变化的主线梳理了课文内容,落实了言语训练。通过个人读、齐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们也纷纷发言,本课准备充分,衔接流畅,需要注意的是要以读促悟,低年级的课堂大部分时间都要用来读,要逐词、逐句、逐生的来读,让更多学生广泛参与到朗读的过程中来,老师也要示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感受力。
本次活动,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提高上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夯实低段教师驾驭课堂的基础,使教研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
《我要的是葫芦》评课
张红英
听了王老师上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觉得这是一堂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的课。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己能读书的目的。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在王老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能有针对性去阅读,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读书成了这堂课的主旋律,也是学习这一课的主要手段。课堂中,王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图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最佳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王老师从插图入手,让学生比较葫芦枝叶茂盛的样子与被蚜虫咬过以后的样子,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王老师师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王老师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要的是葫芦》中种葫芦的人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又可怜。可笑的是他的无知愚昧,可气的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可怜的是他那么喜爱葫芦,结果却一无所获。王老师设计了那个人与邻居对话这一分角色环节,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会。课堂教学是儿童心灵成长的反映,它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悟世界、童言描绘世界的自然产物。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出示说话训练: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怎么样)地说( )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从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学生的思路宽了、思维活了、思想跳跃了。这样想像的翅膀也就插了起来,新鲜奇妙的言语也就流淌出来了。
(供稿:杨敏,编辑:陈亚云,审核:刘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