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和融发展班>>正文

“新教育”之课堂探索

发表日期:2021/4/8 19:29:32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唐娴 有692位读者读过

                 “新教育”之课堂探索

                          ——“和融班”第二次班委会议

4月7日,和融班的班委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主题研讨:新教育如何走进我校的课堂教学。鲁特就具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做了教详尽的培训,我们几位班委一起学习交流,收获满满。

新教育关于理想课堂的探索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了。在2002年的《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新教育提出了课堂的六个维度,“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联系度和延展度。

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果课堂“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在这个定义上,朱永新老师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其次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中,有了老师的得法引导,就可产生学生对高素质老师充分尊重、信任的效果,有利于引发其对学习主题的兴趣,自然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有效开发潜能。

三是自由度,即学习的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我们的许多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这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课堂教学应善于知识的“整合”,即教学大纲框架内的知识整合,书本知识与相关实际的整合,以及理论实践知识与学生认知实际的整合。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开来,历史老师把事件从时代背景中有你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们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的舒展和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这六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后面,都有理想课堂的关键:参与度——主主体;亲和度——情感;自由度——生态;整合度——知识;练习度——实践。这六个维度框架之下,延伸出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如果是一名新教师,可以将框架作为“地图”,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迷津。老教师们则可以把框架作为“支架”,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率。如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如卢仲衡教授的“启、读、练、知、告”的“自主辅导模式。”这类的模式一旦熟练掌握,教师就能够简单确保教学底线,同时让课堂井然有序,效率倍增。第一重境界更多的是规则和规范。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它的特点是:讲对话、重品质。这里的知识,不是教材上的知识,而是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不是静态的只是片段的堆砌,而是动态的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整体把握。它是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探索后的重现,是方法又是方向。这里的“魅力”一方面指知识对师生所形成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相应的技能,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它的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在这样的理想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二道贩子,用某些有效的方法把知识简单地转交给学生,而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准确而及时地出现在被阻隔之处,甚至是和学生一起沿着“问题——知识——真理”的途径进行一次科学探索,成为学生的同行伙伴,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的主要特点是:讲个性,求境界。真正的课堂,应该具有唯一性,坚持面向特殊的一群人,应该是为这个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量身打造。在这里,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成长,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和体验。这里师生的共鸣,既有基于个体差异的个性体验,又有面对伟大事物长生的共性共鸣。正如雅思贝尔市所说:“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

在新教育的课堂上,有这样两种人的相遇:一种是借由新教育“三专”(专业写作、专业阅读、专业交往)模式而具备了高度专业性的教师,一种是借由新教育儿童课程、完美教室建设而具备丰富智力背景的学生。其实,课堂与课程是否卓越,取决于教师是否优秀。优秀的教师,自然能够研发卓越课程,自然能够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第一重课堂如果说是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重与第三重境界,它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的阅读与干死,教师的合作精神等。对于一个真正的教师而言,只有从规则走向自由,只有张扬他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有真正的个性化的课堂,真正让每个生命绽放的课堂。

在会议结束之后,鲁特就德法组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与要求。从下周开始,以德法组为试点,各学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活动。愿新教育在我校课堂教学中开启新的征程。




 

                                                                                 撰稿:唐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