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德育天地>>正文

上坊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2020/9/3 19:33:16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何瑶瑶 有571位读者读过

上坊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劳动教育工作,深化素质教育,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 号)、《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 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苏发〔2021〕4 号)、《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宁委发〔2022〕3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建立课程规范、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把我校创建成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工作实施,实现既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决定成立上坊小学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李富春

副组长:鲁明、戚荣晓、董殿全

成员:杨松、刘贵金、周建华、徐静、梁月茹、石慧

二、坚持基本原则,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要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坚持实际体验。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

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适当适度。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抓住主要渠道,开展教育活动

1、落实相关课程。要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将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教导处安排课程表时,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并加强日常督促,确保课时按时按质开展。综合实践课老师要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家政、烹饪、手工、美丽山美水库等相关内容和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学校要加强劳动区域(包括各班卫生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三评比”工作。各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加强本班学生劳动技能培训,通过“争先创优”提高学生的劳动光荣感和集体荣誉感。开展好泥工制作、科技小制作等与劳动有关活动项目。少先队要经常性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3、组织校外劳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实践活动。

4、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利用家访或家长会的时机,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四、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活动实施

1、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统筹,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组织协调,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德育处教导处、少先队、文明督导队的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每学年安排中高年级的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校外资源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2、加强师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加强劳动教育兼职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聘请一些校内外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对劳动

教育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资源开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组织学生到佘村茶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满足劳动教育需要。

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把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重要参考。把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有效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