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和融发展班>>正文

和融班好书分享

发表日期:2022/5/20 14:37:00 出处: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作者:唐娴 有1745位读者读过

和融班好书分享

  5月20日中午,和融班第三次好书分享在录播室如期举行,本次共五位教师分享了读书收获。

读《教学勇气》有感

赵娟

大家好。今天,我所分享的书籍是《教学勇气》

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教师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

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

读过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不由掩卷深思,不由得慨叹道:教学,真的需要勇气,打开我们的心灵,唤醒真我的灵魂,在那新课堂的空间,构建一个教学的共同体,在那伟大事物的圆圈,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

一、有勇气洞开自己心灵。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在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不光在教学上如此,生活中应该也这样,亲其师而信其道,最高的艺术是与心灵相通。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鼓起勇气开放自己的心灵,为了构建最佳的学习共同体。

二、有勇气去寻求“伟大事物”。

我们的教学生活很繁琐,尤其又兼有班主任的职责,从上班到下班,根本没有喘息的时间。能静下心来备课,着实很难,这就要教师鼓足勇气、挤点时间唤回自己真我,唤醒自我教课的灵魂,凝聚在备课舞台,精读课文,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寻求伟大事物的影踪,我们尽力而为,要做那孙悟空,拥有那火眼金睛。

然而,自我的力量是薄弱的,还得有勇气敞开自己心灵,与同事构建一个共同体方可凝聚力量寻找到“伟大事物”的影踪。不要关上门教学,那样心灵就会枯竭,自身就会不完整。自己充分准备,加上同事间的交流。如果建立“明确委员会”更好。

三、有勇气反思自我教学。

有时候,伟大事物在胸。然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当提问起来的几个学生都无法答出令教师满意的答案来,教师就会恐惧。这时候,需要反思,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勇气来面对课堂上的恐惧场面。不要为了完成任务,不要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只要有勇气反思,就会有精彩,就会听到美丽的花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的服务于一种美好的事业。教育是人类一项美好和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鼓足教学勇气,选择教育、投入教育、幸福教育。

IMG_20220520_123414.jpg.jpg


读《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有感

李明宇

各位领导、老师中午好:

今天我所分享的书是《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作者是我们江宁实小的语文老师——王蕾。在王老师眼中,遇见孩子们是她做老师最大的幸福;相伴孩子们的成长,是她作为教育者最大的满足;在心中守望着花开成海,是她对教育事业最大的追求。

翻开这本书,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跃然纸上,让我感受到了王蕾老师与孩子们之间浓浓的爱意和温暖。整本书共分三个章节,从遇见到相伴再守望,概括了每一位教师走过的教育路程,从走上三尺讲台,我们就知道,学生们将相伴我们走过一生,而心中那份美好的教育则是我们一生所守望的。

从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

一、教育需要细心与耐心

“花开是美的,等待花开会更美”。在日常教育上,我们要多点耐心。班上总是有搞怪、哗众取宠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迎接的往往是训斥和惩罚,而在《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中,王蕾老师采用了充满爱的办法。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在他耳边说:你好好写字,下课后我给你块巧克力,只有我喜欢的孩子,我才给他巧克力哦!王老师用她的耐心和爱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给予他鼓励和温暖。如此一来,成人与孩子便能在同一时空交流。

二、教育需要赏识与鼓励

我们要善于赏识每一个孩子,“请不要拒绝我”这篇故事中,一位孩子考试失利,竟然连她的拥抱都拒绝了,但是她知道,这位孩子拒绝拥抱是因为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让她失望了,于是她紧紧地抱住了这个孩子,告诉他未来的路还很长,布满荆棘却也充满无限的美好!这样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破涕为笑。

三、教育需要得当的方法
    老师总想关爱每一位孩子,但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的方法不能使用在所有孩子身上,王蕾老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她熟知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因此获得了每一个孩子的喜欢。

从这本书中,让我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真实,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棘手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与方法;我们总会遇到让我们失望的事情,但是要坚信,美好就在前方,只要再坚持一下!同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爱自己的孩子,悦纳他们的小错误,赏识他们的小成绩,用心呵护他们,他们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世界!

IMG_20220520_123923.jpg.jpg


《一线带班》读书分享

陆俊羽

管建刚老师至今仍在教学一线,本书就是依其一线带班的经验写给一线老师的,书中介绍了他一线带班的“七抓”: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

从怎样让学生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怎样让学生的默写一字不差、怎样让学生的作业及时上交,到怎么让后进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怎样让课外阅读有时间和质量的保障、怎样让家长知道你关心他们的孩子、怎样开网络家长会,等等,一线带班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能从中得到启发、找到妙招。

《一线带班》道出了一线的那些事:纪律管理的技巧与策略;作业、复习的方式方法。对个别学生的激励与关注。搭班老师间的合作协助;师生间的情谊;育人的故事等等,他对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苦恼直言不讳,让我感受到了更加真实的教育百态。

管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日常带班中的一些做法,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要事无巨细。而且要乐于事无巨细;他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诉说着钻研的力量,让我在重重迷雾中看到远方的光芒。

全书于细微处见功夫,管老师的敬业精神、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带班能力均透过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显现,全书实用性、针对性强,接地气,是一本对一线教师富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书。

书中有太多的策略和措施值得我细细琢磨、反复学习。对于一线教师来讲,这不仅是一本能教给我们教育教学策略的工具书,更是一本能给予我们精神支撑和前行动力的灵魂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潜下心来做好每一次教育,相信可以听见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爱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心锁。要读懂学生的心,打开他们的心扉,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真诚真挚的爱。

老师要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和敬佩,首先要学会的便是如何去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众多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理论了,那么该怎么去爱学生呢?

管老师书中提到了一个小细节:办公室中常备糖果和衣服,便是一个爱的小细节。糖果用于奖励主动来帮教师忙的小助手,安慰被教师留下补作业的拖拉王,激励获得小突破的后进生,管老师每个方面的内容都谈得很细,很有示范性与实践参考性。

衣服能够给班上突然生病的学生送去及时的温暖。从这样小小的细节,便能看到教师对班上学生的用心,这份用心,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

教学生活中,管老师有满脑子的奇思妙想,金点子一个接一个。 "一线作业学"中管老师用了平淡朴实的语言,耐心而详尽地用教育叙事的方式阐述了他所展开的系列行动。组建作业竞赛小组巧妙地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大部份学生及作业, 与作业拖拉者订作业合同,让倔强的懒孩子学会理性地回击别人的指责(即做好作业)。在弹性作业中,通过作业情况反馈,引导学生对"走明天的路"和"欠昨天的债"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让学生懂得生活在今天而走在明天的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还是将来的事业都会有好的成就。 又通过树立"作业榜样",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伙伴学习,培养他们认真作业的态度、认真做事的态度。 从作业速度与质量中,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失败上,而是要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奋斗上;画记分格,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教育,让学生明白:凡是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将平时的作业成绩,计入每个单元的测试中,让学生体验到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快乐与收获。  

教育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带班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长相厮守”,我相信一线教师走进班级,踏上讲台时一定都带着一颗执着而坚定的教育初心,但想要让家长和孩子触摸到你的真心,感受到你的用心,就需要你用耐心、细心去读懂每一名学生。从“心”开始,用“心”打造,让教育之花在我们这片小天地争相绽放!

 IMG_20220520_124302.jpg.jpg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分享稿

李想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用他温暖的笔触,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带到我们读者面前。他所教的小学坐落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该区街道的路灯不亮、忽闪不定;房子灯光昏黄,屋内脏乱。而学生们一大半都是身处弱势、贫穷、非英语为母语的移民及问题家庭的孩子,他们中几乎没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是他,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必“害怕”的净土,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让学生的缺点得以改正。

    但是是什么让这样一群学生能够听从安排呢?我觉得孩子们和雷夫的彼此的信任。

雷夫建立信任的法宝是“公平”。雷夫在演讲中说:“你可以是一个严格的老师,但必须是公平的。即使是惩罚孩子,你的惩罚也一定要公平。如果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的话,你可能就会失去在孩子们心中的信任。”他的众多课程:阅读、写作、棒球、摇滚乐、演出莎士比亚戏剧等等,都是让学生在信任中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人格得到全面塑造。

    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少了某样东西——害怕。在教室里,雷夫老师为孩子们打造一座躲避风雨的天堂,孩子以老师为榜样,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育人模式。

从雷夫老师身上我确切的感受到一份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是真正的以身作则。一个好的老师带给学生重大的意义可能不在他知识有多渊博,而在于他为人处世耳濡目染着他的学生,我们教师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基本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多的还是心灵的关怀。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强调“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换句话说,这就是他们的班风。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丽莎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在交作业时找不到了自己的作业,并当着老师的面到处翻自己的书包和资料袋。作为老师我们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到一贯这样的学生很多时候可能就忍耐不住了,会大发雷霆,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变成一位“大恶人”的形象。但是雷夫老师低下身子说他相信她,相信她写了作业只是找不到了,不过有一个大问题需要丽莎注意,那就是乱放东西。然后告知她可以在两位同学中挑选一位,中午帮助她整理资料袋。结果,从此以后丽莎的作业再也没有找不到过,这就是雷夫老师的智慧之处,他选择了维护孩子从而激励孩子有产生更良好的行为,这是值得我们其他老师学习的。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

特别是他谈“设身处地”的话题,他给孩子们忠告“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走。”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忠告呢?老师在班级里,我们似乎就是“说一不二”的大领导,孩子们“听话”且害怕畏惧。当我们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数落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过吗?当我们碰到学生对讲了 N 遍的题还是做错时随意说的:“这道题目我讲了多少遍了,你还不会,上课有没有在听啊?”应该想到的不是他这次做错,而是他这次比之前基础上又进步多少。与学会学习相比,尽力、努力更重要!如此,教育孩子时,就会心平气和,站在他们的角度,慢慢就会找到更合适的教育方法!

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他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IMG_20220520_124847.jpg.jpg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 读书分享

徐雪

  我要分享的好书是《这样教,学生才肯学》。

我将从四个方面: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我的感悟和小结来分享。

首先是作者简介。(美国)JamesP.Raffini宋其辉

其次是内容简介。《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通过帮助学生满足其追求自主、胜任、联系感、自尊,以及乐趣的心理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运用50种有研究基础的建议和100种经过教师验证的教学策略,你可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在满足感。这些活动和建议,来自坚实的研究发现和许多有能力、有经验教师的宝贵心得,因此有效而实用。

读了这本书,我有以下三点感悟。一是关注了动机,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共识:孩子的学习动机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和目标的追求,这些都和他的需要有关。每个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需要不同,动机亦不同。比如举手,有的是为了得到老师表扬,也许在他举手数次或者几次后没有被抽到就会泄气;有的是为了获得父母鼓励,当他汇报自己表现后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赞赏也会失望;而为了自己,把学习本身当做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孩子,就算没有更多鼓励、赞赏,他也能在持续的学习中获得动力和快乐。作为老师就要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再引导学生把学习转化为成长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外在的因素。二是培养了动机,教育就成就了一生。在关注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后,应该引导培养学生的成长需要,建立他们自己成长的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是自我完善,是自我愉悦,是自我奖赏。凡是把学习或者工作当成自我实现的人,会把学习和工作本身当成一种享受,会对自己形成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三是超越了动机,教育就幸福了自己。教育教学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站在生命意义的高度看待教育教学,将教师的工作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一生的幸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幸福,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而教。学生的幸福感来源于家长、学校、教师的关爱,来源于被肯定、被赏识、被尊重,来源于愿望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教育看作是为学生发展作准备的过程,其实,教育也应该看作是帮助学生获得幸福感的过程。教育教学中要力争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氛围和环境,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营造被尊重的契机,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引导学生体会追求、付出过程的幸福。于是,学生具有了幸福感,于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就达成最高指数的幸福了。

最后,通过本书的学习,让我也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从原来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到束手无策突然之间变得豁然开朗,仿佛也像充满动力的飞船向前面的广阔天地驰骋、施展。

IMG_20220520_125525.jpg.jpg

 

 

《我想变成鸟,所以跳起来》

张楚楚

作者东田直树是一位重度自闭症患者,但他有一位伟大的妈妈,他妈妈曾经手把手地教他写字,但他基本控制不了他的手,后来在医院医生的帮忙下,他们用一种特别简单的字母表,一点一点地打出了他的内心世界。

我以前对自闭症,真的理解的很少,我以为自闭症就是一种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我以为自闭症,就是小时候受到了外界的创伤,然后把自己和外界的这扇窗关起来,爱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不再和外界交流。

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而是一种天生的缺陷,几乎是没方法通过外界的治疗,从而得到改善的。这本书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来的,通过这本书,让我们理解了,自闭症患者,内心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通过本书我总结了自闭症患者有大致这么几个特点:

  1.没有时间的概念

  他们有时候会连续不停的问同样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他们无理取闹,而是问完的当下就理解了,几乎在瞬间就又忘了。然后就会接着问,问完就又忘了,所以只好不停的问。

  他们有时候会忽然间发生一些异常的举动,那是因为,他们早以前的时候,某些记忆场景忽然浮现在自己的眼前,然后他就以为是现在发生的事情。

  自闭症患者的时间,是混乱的,她分不清什么是很久以前,和刚才发生。或许你今天白天跟他讲了个笑话,大晚上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了,然后跳起来,哈哈大笑,那也是很正常的。

  2.自闭症患者,无法正常的叙述自己。

  有时候你跟他说话,他不理你,你问他为什么?其实并不是不想理你,而是他叙述不出来。他心里想说一个词,脑海里刚浮现出来,立刻就消散了,然后他就不停的去寻找。

  他们最怕别人一次问他们好多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还没想来出怎么答复?第二个问题就又来了。和他们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重复的问同样的问题。问完一个问题后,过一会再问一遍,再过一会儿再问一遍。也许时间长了,他们就能把语言组织出来,和你答复一下。

  3.他们很容易被细节吸引,而注意不到全局。

  比方他跟一个人握手的时候,可能忽然扭头就跑了。因为他看第一次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忽然就被这个人身上的一个漂亮花纹所吸引了,然后一下子就沉进去了,忘了还有一个人的存在。问他为什么和别人说再见的时候,手心是朝着自己挥手的。因为他特别注意细节,别人和他挥手的时候,手心都是朝向他自己的,所以他也是背着手挥手。

  4.他们分不清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有时候他们会忽然大喊大叫,砸东西,就像发疯一样。原因是这样的,比方他倒一杯水,他就希望自己一滴水都不能洒到外面,否那么,他就会被那种自责的负面情绪所淹没。就像我们两个人吵架,吵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一样,他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一点点小的情绪,而整个把自己淹没。

  为了尽快逃离这种负面情绪,他会做出任何事情,不管是不是有破坏性,他也不会想到后果。当他发完脾气以后,可能刚刚的事情在他心里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的只有周围的一片狼藉。

 这本书刷新了我对自闭症孩子的看法。

以前我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在自闭症孩子的眼中周围的人就像是物品,老师和家里的椅子没有什么区别。”

可书这个自闭症少年却告诉我:

“没有人天生渴望孤独,他非常渴望他人的陪伴,只是因为沟通是如此困难,而自己又总给他人造成麻烦,才只能一个人待在角落。”

原来,他们像星星一样远离人群,但内心却渴望成为太阳。

而我们却自以为他们“天生喜欢独处”,这是多么残酷的误解啊。

  当问到他们,如果有时机,他们愿不愿意恢复正常。东田直树答复到:

  简单的来说,每个人类个体,无论它有没有缺陷,都需要努力拼搏。而且只有在为幸福奋斗的过程中,你才会找到幸福。对我们来说,患有自闭症是常态,所以我们都不知道你们的正常是什么样子。而只有我们学着去爱我们自己,无论是正常,还是患有自闭症,在我看来都无关紧要了。

  很难想象,这些富有哲学意义的答复和故事均出自一个13岁自闭症患者的笔下,天真而又深刻。

  他们看似癫狂,有时却比正常人还要清醒;

  看似静默,有时却在内心开出一朵谁都看不见的花。

  展现出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精彩,谁也不需要变成彼此的样子!